李商隐与戴望舒的诗歌意象比较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意象作为诗歌创作的核心要素,既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又驱动着诗歌意境的建构。李商隐(简称李)和戴望舒(简称戴)虽相隔千年,但在意象的运用上表现出高度默契。这种在审美观念上深层同构的现象[,恰如废名所言,现代派是温李一派的发展[2]。

一、李商隐与戴望舒诗歌意象构建

李、戴二人在意象构建上存在共性,本文选取“残花”“泪""灯"三个典型意象进行对比分析。(剩余5023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