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小孩哥姐”,刻画“10后”侧影
“小孩哥”“小孩姐”呈现的特征,是“10后”群体画像的一个切片。他们背后所反映的,是教育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思维、行为的转变,并在持续演进中。该如何透过“小孩哥”“小孩姐”理解“10后”这一新世代?我们邀请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共话新世代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思考。
《教育家》:如何理解“小孩哥”“小孩姐”作为“10后”群体一类所具有的行为特点、学习方式、社交模式和情感表达等?
马淑风:在行为上,“10后”群体表现得更为成熟,心智和人格发展往往超出外界对其年龄的预期,这也是“小孩哥”“小孩姐”称呼的由来。(剩余401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