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第一场域,塑造儿童的共情能力

打开文本图片集
共情,作为个体感受和理解他人情绪,并做出恰当行为的社会能力,对于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减少攻击性行为,以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种核心的社会情感能力却常常被教育者们忽视,隐秘于孩子们的个体成长之路。青少年的共情发展呈现哪些特质、哪些因素会影响其共情能力的自我建构、家长和教师应如何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深入探讨学龄期儿童(本文特指7~12岁)对共情能力的需求水平,并据此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以期促进其共情能力的健康发展。(剩余23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