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教

江苏高教

2024年08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江苏高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高等教育学科前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和...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笔谈:新高考改革的十年回顾与展望

新高考改革的三个阶段与未来展望
编者按: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是牵动中国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标志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正式启动...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特点及重要启示
2014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1],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入了实施阶段。历经十年改革实践,《实施意见》确定的五方面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
高考招生综合评价的三种实现方式
高考招生综合评价可以从广义、狭义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广义的理解是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改革方向;狭义的理解是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和高校正在试点实施的一种特殊评价选拔模式,各省、校的名称有异,其共同的特征为多要素量化合成总分录取。实行综合评价...
新高考选科改革的效果与走向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此次新高考改革是1952年我国统一高考建制以来最全面系统、牵涉面最广、力度最大的一次变革。截至2022年,我国先后有5...
新高考改革应强化育人功能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出台,拉开了新高考改革的序幕。此次高考改革以“自由选择”为基调,从选考科目、考试内容、赋分制度、录取制度等方面重构了招生考试系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与此同时,关...

专题:教育强国建设

新质生产力发展视域下科教融汇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摘 要】 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生产力跃迁的动态过程。拔尖创新人才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引领作用,如何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科教融汇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理论和实践关联性,与新...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选择
【摘 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面对世界新科技发展形势做出的根本选择,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高校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根本选择。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颠覆性技术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突出...

理论探讨

教育与技能错配对本科毕业生收入的影响
【摘 要】 文章利用“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跟踪调查”中2022届本科毕业生数据,应用多元回归和Heckman两步法分析了教育与技能错配的分布状态及其收入效应。结果发现:(1)本科毕业生就业存在较大的教育与技能错配风险,其中教育错配的发...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大学组织变革:机制、困境及纾解
【摘 要】 近几年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大学纷纷推进组织变革,兴起了“成立新学院”的组织浪潮。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大学组织变革受制度环境及合法性机制的影响。大学新一轮组织变革有利于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对当前的需求和机遇做...

教育家思想研究

许美德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溯源与认识超越
【摘 要】 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比较教育学家和汉学家、加拿大学者Ruth Hayhoe(中文名许美德),四十余年来把学术生涯的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特性与成败得失的深入持久研究中。许美德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深受马...

高教管理

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治理何以可能
【摘 要】 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治理是世界各国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践难题,中国特色“高校对口支援”治理实践成为破解这一难题和缓解高等教育规模治理负荷的创新举措。基于治理理论从权力结构、投入产出、管理监督三个维度分析,“高校对口支援”实施呈现出...
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内生困境与发展策略
【摘 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推进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智能化变革,逐步构建了全新的高等教育治理范式与行动纲领。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的新征程,厘清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的现实面向、把握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内生困境、构建变革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教师队伍思想建设探讨
【摘 要】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强教必先强师,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有其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内在逻辑,针对高校教师队伍思想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高校教师队伍思想建设的实践路径:坚持党管人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研究

高深知识视角下的大学课程:内涵及评价
【摘 要】 文章从高深知识的角度探究大学课程的内涵,构建了包括专门化、高阶认知、研究性、跨学科性、社会适应性等五个关键特征的评价指标。通过对2021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数据及质性访谈材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大学课程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环节...
人与环境的互动:拔尖创新学习行为的激发与保护
【摘 要】 揭示个体与教育环境的动态交互,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阐释能够激发、保护拔尖创新学习行为的一般性环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文章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案例,通过“六维度学习轮”框架分析,尝试归纳人与环境互动的科学范型。研究...
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敏感性的解析与重构
【摘 要】 大学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教学内容和课堂互动为要素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师敏感性是维持其高效运行的基本保证。教师敏感性是指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场域中由教学内容和课堂互动等要素共构的各种关系和影响,保持一种适度觉察、领悟和干预的意识与行动,教...

德育天地

高校辅导员情感治理路径探究
【摘 要】 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高校中扮演着重要而特殊的角色。当前,辅导员承受着来自学生管理、职业成长、绩效考核和社会期待等多方面的压力。究其原因,大学管理行政化忽略了情感需求、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忽略了情感维度、教育...
多元建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进路
【摘 要】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学生为导向,通过学习主体自建、主体与主体间互建、社会各主体共建等多层次的统一性建构,帮助大学生实现对传统文化知识和价值的学习,这种建构性学习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然要求和解决实然问题的根本进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
缄默的“场域”力量: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论析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风格化,在完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生成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知识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呼唤教学风格的出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就是教师能动地反映和认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风格现象和行动过程...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江苏高教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江苏高教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