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系中思辨,凭借矛盾读懂英雄烈士的真实性

——以林觉民、黄新两位人物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书写革命英雄烈士的作品是高中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真实映照,也是学生品格成长的重要范例。但年代久远隔断了师生对这些作品的真实体验,有时甚至认为是作家刻意为之,以致有人物失真之感。如何破解这一隔阂,孙绍振先生提倡“还原法”,其中一种路径即回到历史语境中思考。关键历史时空已逝,如何回到?笔者认为师生的最佳凭借还是文本本身。(剩余4254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