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量感”悄然生长
——对量感教学的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增加了一个核心词——量感:“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量感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和完善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怎样提升学生的量感呢?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量的感知
量感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感知的材料越丰富,活动的体验越充分,建立的表象就越清晰、越持久、越深刻。(剩余258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