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10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教育教学
教学刊物。旨在提高中学历史教师思想、业务和中学历史教学水平,为史学专业工作者服务。并适应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成年人参加全国统...     展开
原价:¥10.00   促销价:¥6.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学术茶座丨社会史视野中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已过百年。关于五四运动的研究,也可谓汗牛充栋。但在教学中,关于五四运动的诸多基本问题仍有厘清的必要。比如新文化運动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按照我们的一般“常识”, 没有新文化运动,就没有五四运动,但为何周作人却说,“在段内阁...
教师发展丨植根乡土资源 激扬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体现了个体依附于共同体的归属感,其情感升华是逐层递进的,经由“伦理亲情”到“国家民族认同”。此间,乡土情结是不可或缺的承接纽带。乡土放大了“家”的概念,系“亲情”的寄托之所,是缩小了的“国”,与“国”之命运息息相关,往往成为有识之士...
教师发展丨从无锡乡镇企业发展历程看口述史项目实践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归旨。乡土历史作为师生最常触及和最易感同身受的学习资源,是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在深度挖掘并运用乡土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口述史探究,能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体悟、理解并厚植家国情怀。近年来,我校依托无锡作为乡镇...
教师发展丨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浸润式培养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红色乡土资源是培养家国情怀最鲜活的土壤,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国共产...
初中历史新课标研讨丨2022年版新课标视域下 UbD模式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简称 UbD)是由美国教学改革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麦克泰积极倡导的“理解为先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在单元教学设计上强调:围绕重要概念和核心问题组织课程内...
教学研讨丨论中学历史解释的伦理逻辑
解释属于思维科学,需要尊重思维科学的逻辑特点。历史解释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往,历史解释还需要尊重和理解不同解释主体的情意立场。因此,研究历史解释的伦理逻辑是回答“历史教育培养怎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所无法回避的课题。 一、起点:历...
教学研讨丨略论初中生历史空间感的培养
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经颁布,与原课程标准相比,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用核心素养目标代替了原来的三维目标。而时空观念明确成为初中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时空观念具体...
教学研讨丨批判性思维视域下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路径
历史解释作为新课标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一种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1]这与批判性思维理性、反省的特质可谓是高度契合。如何在课堂中实现两者的交融?笔者尝试以高考一轮复习《透过<清明上河图>...
教学研讨丨基于问题导向的高中历史“学习中心课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養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而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活动为整个教学活动中心的教学实践,才能得以提升和发展。这种...
教学研讨丨历史教师的课程理解力:以“科学革命”为例
教师的课程理解力是指,“教师对教育场域中的课程现象及其背后的价值观进行解释、批判、转化,并生成意义的能力”,要在课程实施中不断“吸取课程资源、批判教学惯习、转化教学能力、生成教学艺术”。[1]基于历史学科特点及“立德树人”目标,要提升课程理...
教学研讨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深度学习探讨
选择性必修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一目内容庞杂,概念繁多,教材文本叙述比较简约,一些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对这块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掌握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规律和实质,其核心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统整教材。 “在古代社会,与军事、祭...
教学研讨丨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问题性教学设计思考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知识与历史见识、能力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素养的综合表现”[1]。设计和解决好历史问题是历史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辨力”[2]的途径,是指在我们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积...
教学研讨丨笃思·项目·追问:让历史教学逻辑有序
面对一些史实含量大,知识线索杂的历史教学内容,笔者认为:依标笃思教材,提炼教学主题,整合教材内容,进而合理设计项目任务,发挥学生主动性,将教学过程可视化,适时加以追问,思考历史表象背后的逻辑,感悟教学主题。这样的设计和实施,有助于将大容量的...
教学研讨丨以“辩”讲变:“对立与统一”思维能力的培养
唯物辩证法是分析、认识历史的锐利武器。[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高中思想史教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具...
教学研讨丨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之辩看唯物史观的培养
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一直是近年教学中关注的焦点。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内容和发展变化。一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源于社会存在,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
教学研讨丨部编教材统用背景下的“结构图”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各地陆续使用部编新教材。新教材的体例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与选修三部分。必修部分以《中外历史纲要》命名,所谓“纲要”,即“纲目要义”,将统领性、关键性与核心性知识重新组织、建构,以展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展示历史演绎的逻辑。 ...
教学研讨丨基于跨学科视域的美国“做历史”教学方式探析
“做历史”即以“做中学”代替“听中学”,使学生于教师的引导和主题的牵引下,以问题和史料为基,参与动态的历史探究活动,从而丰富感知、发散思维,赋予事实和概念以经得住验证的个人解释。这一教学方式在美国历经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持续发展,于...
教学研讨丨基于前概念的中学历史叙述教学探究
一、问题提出: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密切联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陳述者的主观认识。”[1]说明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的关系极为密切。历史哲学学理指出...
教学研讨丨化零为整:初中历史作业整体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然而,...
学业评价丨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涵育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和新课标贯彻的重要观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阐释高中历史课程根本任务时指出,应当“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1]。那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该...
学业评价丨历史创题真实性情境的学习与思考
情境是链接试题的切入点,是实现高考评价体系考查的载体。而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情境活动’是指人们在情境中所进行的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活动”[1]。据此推知,高考试题情境包含了“情境”和“情境活动”...
学业评价丨历史的温度
作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评价方式,高考对高中教学起着导向作用。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以新教材为主,在试卷结构、材料选取、素养考查等方面展现了全新风格,立意明确且时代感强,或许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17.(13分)阅读材料,...
学生学史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千古文章意为高”。一节好的历史课绝不仅仅是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简单堆砌和生硬拼接,它需要有课魂引领,即有一个能够统摄全局、贯穿始终、且具有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教学立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中学历史教学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中学历史教学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中学历史教学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