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赋能:“互联网+”视域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艺术教学应与时俱进,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虚拟乐器、热转印机、3D打印机等设备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进行自主学习,运用网络社交平台和远程通信技术加强和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学习共同体,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通过对音乐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音乐认知体验薄弱,难以坚持聆听并理解不熟悉的音乐片段,逐渐对音乐课堂失去兴趣;二是学生音乐内涵理解浅显,只是简单开展静态化的说唱教学,导致学生混淆音乐认知,无法深度走进音乐世界;三是学生音乐素养发展缓慢,单一、烦琐的评价导致出现“学生累、教师累”的双累局面,学生和教师的成就感弱。(剩余483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