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视阈下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又称仲夏、毒月、皋月、蒲月、榴月、端阳月。根据时令变化,五月阳气盛极转衰,阴气骤生,侵袭阳气,人们易中“湿热之毒”“寒湿之邪”,滋生疾病。因此,需端正纯阳之气、驱辟阴邪,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这样一来,“登高顺阳”、有着“天医”之称的端午节也就应时而生,并衍生出一系列养生祛病之举。
古往今来,我国各地的端午节风俗、活动有地方差异性,诸如食粽子、挂艾叶、悬菖蒲、祭祀先祖、龙舟竞渡、佩戴饰物、饮(涂)雄黄酒(菖蒲酒)、洗药浴、吃药膳、采草药、贴“五毒图”等,以期祛毒避疫保平安。(剩余122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