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高中物理知识点逻辑性强、复杂程度高、计算难度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高.“可视化”教学应用可以降低知识难度,切实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本文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可视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并对“可视化”教学模式应用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

高中物理学科具有内容复杂、知识点深奥的特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论证、探索、推理新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要想切实实现教学目标,还需要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创建“可视化”教学情境,将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点具体、形象地展示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发展做好铺垫.

1 高中物理教学中“可视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1.1 有利于教学改革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教学行业逐渐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深入融合信息化技术不仅满足时代发展趋势,也是现代教育理论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信息化技术可以将教学资料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促使教学“可视化”.新课标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倡创新教学模式,对物理课程而言,更加重视课程的时代性,立足于科学技术对现有的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反思,在改变物理教育理念的同时,提高了对物理教学工具的开发和利用力度,进而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使物理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降低了物理学科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基于此,从课堂教学理念入手,拓展教学改革新模式,充分融入信息化技术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将“可视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以此推进教育模式改革的进程.

1.2 有利于提升物理教学效果

现阶段,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白板技术等工具,通过动画视频、图片等手段将物理中的一些抽象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促使物理知识动态形象化,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课堂上,进而提升物理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可视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将物理学科复杂的知识结构简单化,通过视觉效果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清晰的脉络结构.“可视化”教学模式作为一项辅助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开发和利用,“可视化”教学模式也有利于教师科学地调整物理教学方案、教学进度等,同时“可视化”教学可以明显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具有一定平衡高中生心理的作用.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可视化”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衍生物,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可视化”教学模式,既符合现阶段便捷式教学需求,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渴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为教育事业提供教学辅助力量.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特点,仅凭教师的口述讲解,高中生很难完全理解物理知识,因此“可视化”教学模式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很好地将物理知识形象化[2].

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可视化”教学模式,既可以丰富物理知识,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实践技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优化学生的物理观念,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物理中的部分知识可以利用图表、图示结构等形式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可视化”教学形式促使教学更有意义.

2 高中物理教学“可视化”教学模式应用对策

2.1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可视化”教学模式是在图文、结构表格、知识管理等形式来理解图表形式,以此将物理抽象知识表达出来,充分提升学生的物理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可视化”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知识结构图、概念图等教学工具,以此来表述物理知识,使物理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充分发挥出学生智力,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理解能力和记忆.由于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相对较为抽象,部分教师通过“可视化”教学模式可以清楚地将物理知识结构化、概念化,以此降低物理知识教学难度[3].通过视觉和听觉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兴趣,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将知识结构通过图形的方式串联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

例如  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形式开展物理教学,在传授学生作用力、反作用力、平衡力等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思维导图是一种知识结构概括图,具有发散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提炼、整合知识点,进而提升高中生的记忆力.物理课堂上,借助“可视化”教学模式围绕牛顿第三定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树状图,在此基础上向外不断拓展物理知识,基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知识点作为第二个出发点,在各自关键点向外不断扩散,以此类推引出第三个出发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学生可以快速理解本节课程的重点知识,同时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作用力和反作用之间的关系,能够充分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一直线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剩余2404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