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静静的顿河》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静静的顿河》作为苏联文学的瑰宝,其史诗般的叙事和深度的人性剖析,自1928年首次出版以来,便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米哈伊尔·肖洛霍夫通过这部巨著,以哥萨克人的生活为切入点,不仅再现了20世纪初俄罗斯社会的动荡历史,也深入探讨了个体在社会变革中的道德抉择与责任担当。《静静的顿河》的丰富内涵和深刻主题,使其超越了地域和时代的界限,成为探讨人性与道德伦理的典范之作。(剩余3847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