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思维导图,它是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提出的一种可视化思维方式,是放射性思维的一种表象。它借助颜色、图像、符号将思维过程画出来,将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完整地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形象化,从而帮助人们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新课标高度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习记笔记、列大纲、写脚本、画思维导图等整理和呈现信息的方法。(剩余217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