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家社协同育人,助力儿童友好教育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服务全面育人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不顾孩子身心健康的培训热、择校热,反映出基础教育的焦虑状态,折射出“为学生未来考虑”的长远教育理念的缺失。小学至高中,是青少年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剩余125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