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标两年,学习任务群再思考*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了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以重组课程内容,引领学习方式变革。课标实施两年来,学习任务群需要从“神化”“虚化”“简化”中走出来,跳出“一篇文章”与“40分钟”的束缚,聚焦核心素养的形成,向四面八方打开,在追求“设计感”的过程中,让“任务群”服务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关键词:课程标准;课程方案;学习任务群;学习方式变革;思辨性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
    杨树亚
  • 身体的成长,关乎健康与学习
    摘 要:在孩子的成长中,身体肯定是第一位的。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变,他们的身体成长被忽视了,尤其是许多隐形的成长不被关注。再加上许多不健康与不科学的教育理念,孩子的身体正在出现许多严重的问题,这不仅给他们当下的学习与生活带来困扰,更给他们的未来留下了隐患。所以,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孩子的成长首先是身体的成长,它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同时,应该开发身体的学习能力,让身体参与到学习中。在这方
    汪政
  • 真实生活素材运用在鲁迅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摘 要:综观鲁迅的乡土小说代表作《社戏》《孔乙己》《故乡》《祝福》等,其人生经历与生活见闻在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了解并分析作者如何采用这些真实生活素材,同时分析作者运用这些素材所要达到目的与效果,是鉴赏与解读小说的重要角度。以《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一书为佐证,简析鲁迅小说在故事、人物形象、环境等方面运用真实生活素材的作用和意义。关键词:小说教学;鲁迅小说;真实生活素材虚构是小说的基本属性与本质
    张黎明
  • 在“做数学”中催化实践创新①
    摘要:“做数学”是一种以“做”为支架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活动,其中既包含直观体验性的“做”,也包括有意识的“用”。“做数学”能够帮助学生透过实际现象看到数学本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催化数学的实践创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调查推断、测量计算、动手制作等类型的“做数学”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数学的实践创新。关键词:做数学;数学应用;数学调查;数学测量;数学
    赵维坤 侯正永
  •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摘要:“存树人之志,任秉木之劳”, 叶嘉莹曾这样评价恩师顾随先生。这话, 也是耕野先生以及一代温师学人的写照。他们始终以培育“大写的人”为己任,以严格的管理和严谨的治学,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信念,为台州乃至浙江教育倾注心血与智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耕野先生一辈子耕耘在田野,收获在田野,也赢得了更多田野“牧童”的爱戴与敬重。关键词:杨耕野;温岭师范;管理;治学一与家乡老友小聚,谈到杨耕野先生
    张祖庆
  • 指向学科素养:无纸化测评方案设计与实施
    摘要:“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无纸化测评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儿童立场出发,聚焦儿童成长,具有过程性、全面性、发展性的综合测评方式。它基于有趣、有料、有纲的设计原则, 以培育学科素养为目标,在测试内容上注重课程资源的整体融合, 建构“玩学共赢”的测评实施模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多元评价。无纸化测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促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升教研能力,生长育
    吴鸽
  • 一个语文教师的跨界阅读
    摘要:2021年读过的书,可以用“跨界”二字来形容。读的多是古今、中西、文理的跨界之作, 作者多是学术上有创新的跨界高手,而阅读方法也是跨界。顺着一条思考线索,一本“跨”一本,联成一组,来来回回,进进出出。这本书与那本书互见、互证,那本书与这本书互诘、互补,由打通而组合,由组合而创造。读书不应有“界”。“界”是我们心中的藩篱,是读书的“熟悉区”“舒适区”;而“跨界”,就是突破边界,挑战自己,蜕变成长。关键
    曹勇军
  • 从“阵痛”到“新生”:“双减”路径的平江实践
    【编者按】“双减”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策。在推进过程中,如何找到系统的解决方案并付诸高质量的常态行动,是中小学校面临的共同课题。减负、增效、提质,课堂是核心阵地,作业是关键环节,课后服务是有力保障。怎样打好“双减”组合拳?本期《关注》栏目,提供江苏省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的实践“范本”。摘 要: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因校制宜,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促进教育主体的回归;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金一民
  • “小虎妞”变形记
    摘 要:“小虎妞”圆圆是“社会化学习”小组中的一位小组长,她热情、开朗、领导力强。但在起初的组内共学中,她有些急躁、霸道。在组员的包容下,她受到了触动,开始懂得审视自己,收起锋芒,悦纳组员的错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也懂得了为他人着想。关键词:“社会化学习”;小组共学;“小虎妞”;成长“社会化学习”视角下儿童成长叙事之八。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促进儿童社会性素养发展的‘社会化学习’范式建
    胡启梦
  • “双减”之下,教育更应该多一些选择
    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讨厌校园?为什么不少学生厌倦学习?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缺少一些选择。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已习惯于学校和教师主宰一切,一厢情愿地把统一的教育强加到不一样的学生身上——统一的课程,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教学,统一的考试;回答问题统一举手,课堂听讲统一安静……千篇一律的要求限制了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既没有选择的空间,也没有选择的机会,更没有选择的权利。它
    汤勇
  • 中国修身传统及新时代德育启示
    摘要:修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认识世界和构建主观世界的重要方法与路径,体现了对生命整全的重视,对真正和谐与高尚境界的不懈追求。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来分析,中国修身传统重视身体主体的能动性,重视身体与认知的互动与建构,重视环境对身体与认知的影响。中国修身传统对于新时代德育带来理念具身化、内容生活化、方法多元化、环境情境化、评价多维化等多维启示。关键词:修身;德育;具身认知;传统文化德育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当代
    郑艳
  • “学霸组长”的自我打开
    摘要:一位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成为小组长后,既不受欢迎,又难以组织活动、管理组员,组内矛盾不断。随着“社会化学习”的持续开展,他逐渐意识到,要尊重每一个组员,积极组织组员进行深度沟通交流。他也在逐步打开自我,与更多同伴建立联系。关键词:“社会化学习”;小组共学;自我打开;“学霸组长”“社会化学习”视角下儿童成长叙事之十四。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促进儿童社会性素养发展的‘社会化学习’
    章文倩
  • 刍议学科融合教学
    摘要:学科融合教学不是不同学科知识、理论的简单、机械堆叠,而是多学科知识、理论、方法的互相渗透和有机结合。实现学科融合,首先需要从各个层面厘清学科融合教学的基本特征:真实问题是学科融合教学的起点,资源统整是学科融合教学的保障,横向联结是学科融合教学的特征,评价改革是学科融合教学的助推。关键词:学科融合教学;真实问题;资源统整;横向联结;评价改革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指向拔尖创新
    杨军 赵冬卿
  •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留白”
    摘要: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适度“留白”,给幼儿留下更多的空间,往往能让游戏活动更精彩。区域“留白”,能为幼儿留出选择的空间;材料“留白”,能为幼儿留出想象的空间;规则“留白”,能给幼儿留出创造的空间;指导“留白”,能为幼儿留出探索的空间;分享“留白”,能给幼儿留出表达的空间。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留白“留白”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特别的艺术表现手法,是指在作品中留下空白,给人想象,营造“以无胜有
    幸天晓
  • 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
    摘要:《教育何为?》是尼采唯一的一部谈教育的专著。尼采对当时初露端倪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教育的批判,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启人深思。其认为媒介的发展对语言有所侵蚀,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当下的教育,应当重视语言表达的规范化训练,提升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训练表达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关键词:中学语文;人文教育;语言训练;《教育何为?》《教育何为?》原名《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尼采唯一的一部谈教育的专著。
    孙蕾
  •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反馈
    摘要:课堂反馈是一门艺术。怎样的反馈可以称为“艺术”?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课堂反馈?特级教师贲友林的数学课堂揭示了一些答案:有“顺藤摸瓜”式的反馈、“瀚海拾珠”式的反馈、“英雄留名”式的反馈、“见机行事”式的反馈、“设问互动”式的反馈。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反馈;教学艺术课堂反馈作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在启发学生思维、提供即时评价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能否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反馈
    孔明慧
  • 论儿童智慧及其生发
    摘要:对儿童智慧的深层观照是一切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也是所有教育实践的内在旨趣。从智慧的角度来讲,儿童是好奇的狐狸、脱缰的野马与倔强的毛驴,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拥有奇特精神世界的生命体。正视儿童智慧,并使其得以生发,需要成人作出努力,其中包含着积极的作为,以及自我批判式地让步与退场。关键词:儿童智慧;精神世界;善意氛围;自由天地;沟通桥梁一、儿童智慧有待深层观照哲学家怀特海有一个著名论断,即教育全部
    宗锦莲
  • “助推式德育”的内涵与实施
    摘要:“助推式德育”是柔性的熏染和化育,而非刚性的指令要求和规训。根据对学生个体道德选择和行为的介入程度,可以将“助推式德育”划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构建师生同盟关系,提供有效提醒;创设生活化情境,强化选择引导;树立道德模范,施加正面影响。关键词:“助推式德育”;同盟关系;生活化情境;道德模范一、“助推式德育”的内涵“助推”的概念源于经济学领域,由诺贝尔经济学家泰勒和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桑
    孙萍 陈波
  • “数学运算”小初衔接教学探索
    [4] 吕世虎,颜飞.新课标“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从结构到要求[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2(11):12.
    陆椿
  •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世界史编排
    摘要: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世界史内容,集中编排在《中外历史纲要(下)》,教材的纲目完全按照课程标准设计大体分成4个板块。第一板块是“上古史和中古史”,也就是从文明的产生到15世纪。第二板块是“近代史”,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时代。教材以资本主义为核心来构建近代史。第三板块是“现代史”,大体上是20世纪的历史。第四板块是“21世纪”,即当下的历史。关键词: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史;教材框架本文根据晏绍
    晏绍祥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