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览·中旬刊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5年09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教师博览》原创版(中旬刊)办刊宗旨:为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服务,为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服务主张:来自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8.00 ¥4.89
目录

博览人语

收获教育的意义
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初秋的晨光穿过梧桐叶洒在校园的操场上,沉寂已久的学校又迎来了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欢声笑语四处飘荡。 看着孩子们的天真笑颜,我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笑起来。回想起自己求学的时候,日子简单而纯粹,生活中读书是最大的事。那时候在...

记者直击

浑南九小:一所颠覆你想象的学校
今年的五一假期,当多数人在景区排队时,我从湖南株洲飞越半个中国来到沈阳,只为亲眼见证一所颠覆传统的学校——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小学(以下简称“浑南九小”)。 早在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确定今年7月在此举办研讨会时,詹大年会长就多次叮嘱:“丹凤,你一定...

专访

梁衡: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
作文教学应启发学生的天性 《教师博览》:梁老师您好!您这次担任了第二十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的嘉宾,我们想请问您,现在如何去避免学生陷入应试模板化的写作?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梁 衡:感谢《教师博览》,30多年的老朋友了,还邀请...

关注

阅读,依旧是碎片化社会的心灵净土
⦾ 策 划 本刊编辑部 主持人 王梦雅 最近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网友发了这样的帖子:“昨晚瘫在沙发上刷手机到凌晨三点,突然发现自己在同时干着四件事——刷短视频、看电影、听知识付费课程,还在群里跟别人聊天。这一刻,我内心突然升起了一种难以言...
阅读是寻找自己的过程
阅读,是寻找自己的过程。人的一生就是解谜的过程,就是寻找自己的过程。只有找到了自己,才知道最终归何处。你归的地方,也就是你来的地方。想知道归何处会比知道来自何处要容易些,因为来自何处断不是自己努力追寻就可以知道的,而归于何处却有可能被我们所...
怎么找到那些好书
一 我给朋友曹永健推荐一本书。于是,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我闻所未闻的书的?”他一下子就把我问蒙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然后,他还不忘表扬我一番:“我知道你肯定有你的渠道,你的信息源。我的意思是,这种获...
怎么读书,成效会更好
阅读是教师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和先进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通过阅读,教师可以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不仅能帮助教师完善知识结构,还能使其在教育...
如何架设好读写之间的桥梁
在和一线老师的交流互动中,我经常被问到这么一个问题:“我每年主动读了很多书,可还是不会写,不知从何处入手来组织文字,才能写出像样的文章。”在很多老师看来,读和写是两张皮,总也合不到一处。因为一些老师视教育写作为畏途,久而久之,教育写作成了其...

叙事

李吉林
1978年,我进入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求学,成为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第一届情境教学实验班的学生,度过了最轻松、最愉快,也最令人难忘的小学时光。1989年,我回到母校工作,又成为李老师的徒弟,紧紧追随她的脚步,在情境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追求。与李...
童年的七点梅
1 小学三年级那年春天,教室里弥漫着一种奇特的焦糊味。十几个女孩挤在墙角,将手腕拍得通红,用烧红的鞋底针蘸着碳素墨水,在皮肤上刺下七个圆点,美其名曰“七点梅”。 七点梅,名字好听,却不好看。它其实是最粗陋的文身。 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女孩...
“鲲鹏”的“苕皮”梦
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接一个新班级时,都会先让学生填写心愿卡:你将来想要做什么?你将如何度过这三年?每一届学生毕业时,我会把心愿卡还给他们,让他们看看当初的目标是否都实现了,是否有改变。 可是这一届孩子填写的心愿卡让我忧心不已:他们的愿望有些太...
静默的槐花
“槐花仙子群”是我们办公室的群名称,这名,因“她”而来。 那时,我们的群名称还是“八年级办公室一”。那年春天 ,校园的槐花在某个午后悄然绽放,我和同事们在槐树下捡拾掉落的花瓣,几个身着校服的身影在花雨里若隐若现地帮忙。三天后的清晨,教室图书...

人物志

一路追梦
我有一个新梦想 1992年6月,我从吉安师范学校毕业。同年8月,我被分配到家乡吉安县敖城乡小学任教。19岁的我,根本就不想待在乡村小学,因为工资少得可怜,又觉得教书无趣,实现不了我赚大钱、带富一方的梦想。可是父亲死活不同意我辞职去广东打工。...

人文课

我的副文本阅读史
一 法国文学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最早提出“副文本”概念。简单来说,副文本就是围绕在正文本周边的辅助文本,故也称准文本、副文学。副文本的范畴很广泛,包括作者名、封面、注释、插页、插图、序跋、题记、广告等。热奈特说:“副文本通过补充乃...

课堂

回到自然
学校将举办童诗创作沙龙,要求每个班都要优选一些童诗。其他班级的孩子纷纷踊跃提交作品,唯独我们班的孩子迟迟不见动静。我满心焦急,不停地思索着:到底如何才能挖掘出孩子们的童真,让童诗的种子在我们班生根发芽呢? 说来也巧,最近读了《秘密花园》这部...

专栏

补药与过度治疗
无病求医,小病大养,有的出于焦虑,有的源自无知。 现在对补药补品,人们一般都比较谨慎,不再像先前那样趋之如鹜。因为普及常识的渠道多了,人们有了基本的比较和判断,多多少少有点鉴别能力,特别是涉及钱包,那是慎之又慎。所以,补药一般只瞄准老年人。...
汉字书写的季节意义
春行(行书) 按照中国人的时间美学,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是到户外行路的时候。行路比平常的漫步略快,在书法上的表现就是行书。 春天适合写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东坡的《寒食帖》,都是春天的杰作。在其他季节,书者心里有春意的时候,动笔往往就...
活着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明朝末年,有一天关帝下乩坛,一个读书人去卜问自己的命运,关帝下判词说:“你官能做到都堂,寿命只有六十。”后来这个读书人科举中进士,果然做到了都堂。明朝灭亡,他投降清军,官位没有升迁。后来他年过八十了,正好遇上关帝再次下乩坛,他想肯定是自己有...
临课·改课·创课·无课
我的磨课生涯,大抵经历“临课—改课—创课—无课”四个阶段。 1 1989年8月,我被分配到浙江省温岭县最偏僻的龙门海岛教书。我在师范虽有过实习经历,但说实话,语文课怎么上,我依然一头雾水。能够学习的,就是别人的课。老老实实“依样画葫芦”,就...
教育的诗性与诗意
教育,长期以来被看作一种严肃的事业,仿佛给人的感觉,必须是中规中矩的耳提面命,必须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言传,必须是手持戒尺的训诫斥责,必须是枯燥单调的讲解传授。殊不知,这不是真正的教育,至少不是完整的教育。其实,这只是教育的一种外化,一种表象,...

视点

让名师工作室成为“漂流船”
漂流船,一种在水上用来行走或游玩的船。它从河的上游漂流到下游,一路感受两岸的风光,深受大家的喜爱。其实,名师工作室就要像“漂流船”一样,不能只落户在一所学校。如果能够真正“漂流”起来,落户到更多需要帮扶的薄弱学校,就会产生更大的效应。可见,...
班主任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力”
近几年,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因此无法完成学业,这让我感到十分遗憾。积极心理学的众多研究者提出,“幸福是可习得的能力”,既然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提升的能力,作为班主任,我希望能在班级管理中提升学生的“幸福力”,帮助学生找...
从基础教育的大小通“累”说起
编者按 自2022年3月起,江西师范大学联合江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面向会员单位启动实施“生·动”教育实验。2025年1月,该项实验正式获得田家炳基金会的大力资助,实验基地校由江西扩展到全国十余个省市,并有近60所中小学(幼儿园)参与其...

征文

一块木炭
由于我年少无知,不会揣测并按照领导的意志行事,那一年,我被“发配”到一所非常偏僻的乡村小学。 学校坐落在一个山丘下,两排低矮狭小的瓦房是上课的教室,院子里生长着几棵高大的桐树,还有几株丛生的灌木。学校没有围墙,四周高低起伏的山岭触目可见。 ...
转角处的抉择,教育路上的启明星
人生宛如一场充满未知与变数的漫长征途,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会邂逅无数的分岔口,每一个看似平常的选择,都可能成为命运的转折点,引领我们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而我的人生,正是在那个看似偶然却又意义非凡的拐点,与教育事业紧紧交织在一起,开启了一段充满...
最重要的决定
那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县政府做一名雇工。 沿着灰扑扑的土墙,踏着布满碎石的崎岖小道,再绕上那么三五个弯,才能到达我住的地方。那是20世纪70年代的职工宿舍,平地上一排简朴的单间,清一色的褐黄色木门在岁月的冲刷下褪掉了漆,边框还有少许被...

书话

强化社会情感学习,助力人的全面发展
有很长一段时间,教育总是着重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随着对人的成长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社会的、情感的、态度的、行为的、认知的等等,这些因素密不可分且相互促进。仅仅专注于认知能力的培育,并不能让学生健...

艺品

《花妖》一曲断人肠
情到深处无人会,《花妖》一曲断人肠。刀郎《花妖》歌词极尽抒情写意之能事,描绘了一个爱而不得的凄美爱情故事,婉转低回,哀怨动人,语境极美极阔大,意蕴极深极多元,除爱情悲剧给人带来的唏嘘外,还会让人生出感慨无端的诸多哲理情思。 一、凄美的流浪 ...

文苑

水岸都市
很早知道黄州,零零碎碎,比如讲火烧赤壁,老师就会瓜蔓相连顺带几句东坡赤壁;讲《念奴娇·赤壁怀古》,谈到苏轼竟转千弯转千滩,似大江一发不可收。真正融入并爱上这座古城,还是负箧黄冈师院的五年。 1988年初秋,我背着家人赶做的行囊,带...

编读

在明天小学,看到了大凉山的美好未来
《教师博览》(中旬刊·原创)2025年的5月刊“记者直击”栏目的《为了教育更美好的明天》一文,报道了四川省大凉山一所彝族小学。笔者读后被深深打动,学校、教师、孩子、课程等都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美好。 学校的名字是“明天”,太有寓意...

校园

大艺附高:一所教人幸福的神奇学校
大连艺术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简称“大艺附高”)是由大连艺术学院全资举办的一所普通高中,在校生近千人,是一所小而美的民办学校。学校成立伊始,就把“健康快乐学习,准备幸福人生”作为教育哲学,所有教育教学行为也都指向这一办学理念。 “我们必须让孩子...
草的诗篇
1 草即方言,草的口吻 即泥土的口吻 草把自己喊了出来 草在哪里出现 哪里就以草为名 大地什么心思,就长什么草 草帮着大地 一点一点释放四季、冷暖 草帮着大地要 也帮着大地不要 2 草怎么绿,诗就怎么写 花怎么开,歌就怎么唱 彼此记住了第一...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教师博览·中旬刊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教师博览·中旬刊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