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览·中旬刊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5年08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教师博览》原创版(中旬刊)办刊宗旨:为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服务,为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服务主张:来自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8.00 ¥4.89
目录

博览人语

不要被大风吹倒
莫言曾分享过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小时候,他随爷爷推着一车草走在荒野上,狂风突然袭来,车上的草被无情地吹散了,但爷爷始终紧握车把,双腿如钉在原地寸步未退,迎风挺立,似乎在与命运抗争。等风停了,辛苦割来的一车草也被风卷走,只剩一根顽强地留在车梁...

记者直击

文化立校,成就辽南大地新名片
走进大连南金实验学校,一入门庭,便能感受到浓厚的古典文化气息。在建筑风格上,学校采用了中国古代书院的传统中式建筑风格,院落式的布局搭配中国红的主色调,青砖黛瓦、斗拱屋檐交相辉映。充满文化气息的灵星门、恢宏大气的魁星阁、读书小憩的劝学亭、小巧...

圆桌论坛

探究AI与教育,推动名师工作室高质量发展
2025年3月28日一29日,由《教师博览》杂志社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第七届名师工作室研讨会在安徽祁门成功举行。在研讨会的“名师沙龙”环节,主办方邀请到关工委副主任、,首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正高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郑由珍,...

回音壁

AI赋能名师路,红茶之乡启新程
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第七届名师工作室研讨会主题为“探究AI与教育,打造高质量名师工作室”,邀请了钱志龙、陈琴、苏明强、陈宇、汪智星等众多专家名师讲演,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名教育专家学者、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问道教育,碰撞思想。会后...

关注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陶行知曾说:“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 2017年《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与实施,对校长的选育管用各个环节作出具体规定,为建设高素质校长人才队伍提供制度支撑。...
校长要自带“摩擦力 和“阻力”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爱一行干一行是无比幸运的事。但实际上,有许多我们不喜欢甚至反感的事,我们也不得不做。即使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职业,也免不了经常遇到许多自己不喜欢、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在学校,绝大多数教师都热爱教育事业,但...
校长成长“四部曲
每位校长的成长不是千篇一律的,成长的经历、方式、效果都各有不同。虽然校长存在本身认知、学习、能力、性格、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差异,还有所处时代、地域、学校、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但校长还是有一些共性成长规律可学、可循、可研、可推。 一、任职...
校长的课业,就是这四个字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是清朝重臣曾国藩的自题联。这副对联,曾国藩用来告诫自己: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人的信念都要像春天一样朝气蓬勃,保持旺盛的生机;不管身处何种境况,脊梁骨必须撑得起,不能一味地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杆,在困厄中求出...

叙事

跟着蝌蚪一起长大
他是我们班特殊的存在:总是搞恶作剧,不是打了这个同学,就是把那个同学弄哭了,班里的同学都讨厌他,都不愿意跟他玩。他叫小帅。 教室里的蝌蚪 初春的阳光温柔地照着学校的操场,已经很久没有下雨了。学校废弃鱼池边的柳树懒洋洋地吐出嫩芽,操场边干枯的...
心如莲花’一路芬芳
学校东南角是一栋高耸的实验楼,实验楼与校园围墙之间的狭窄地带,是我们班的卫生区。这片卫生区离教学楼最远,属于偏僻地带,加之围墙外的树枝、树叶经常飘落下来,给值日的学生带来了较大的麻烦。所以,每每提及到这里值日,学生们的心里都会有些不痛快。 ...
星星亮起来
这孩子真逗! 军训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这个孩子。教官喊口令的时候,他脸上挂着稍带狡黠的笑容,像在故意使坏。一眼望过去,整齐的动作中,只有他的动作和别的孩子相反,显得特别突兀。教官耐心地纠正了好几次,可他一站到队伍里,马上又“犯傻”。教官气得...
遇到事情,不能只是藏起来!
“小奇不见了” 接手这个传说中的“差班”,一切理顺之后,就剩一个难题悬而未决。那就是小奇同学隔三岔五要闹一回失踪。 我最怕听到的报告是:“杜老师,小奇不见了!” 他不见了,我就得找。 起初,寻找过程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煎熬。我设想过各种...

人物志

蓦然回首间,灯火阑珊处
三十年教育征程中,很多日子是相似的,在平淡中重复;有些经历是宝贵的,在回眸中闪光;有点滴成就是幸运的,是不经意间落下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跟大多数教师一样,我与教育是“先结婚,后恋爱”一 一成为教师并非出自兴趣,而是命运的安排。...

课堂

课堂应该带给学生确定性和“安全感"
人的焦虑不安来自哪里?来自生命中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能给生命以精彩和惊喜,也能给生命以惊恐和不安。总体来讲,“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多于精彩,惊恐多于惊喜。现代人的焦虑、缺乏安全感和抑郁倾向,跟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有着巨大的关联。普通...

专栏

学生在家受什么样的教育
学校教育,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执行教育规定,还是听从家委会及家长意见?本来该是常识,现在成了矛盾。学校和家庭对教育的理解,差异很大。 和学生接触多,也能观察到不同的家庭教育。按世俗观念,我教过的学生,所谓的“成功人士”不多,离开学校,大多数...
汉字书写的使命(下)
自商周成熟的甲骨文开始,直到汉代隶书产生之前,早期汉字的刻画书写经历了一千多年。早期汉字识字、书写基本上是上层王公贵族的专利,尽管“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但这些王公贵族深知头上三尺,深知“民,神之主也”。因此,他们能够“视民如伤”...
活着不放,死了不忘
清代的《子不语》里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张雅成的秀才,年幼的时候喜欢用金箔纸折些铠甲首饰什么的玩。有一天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来找他,请他做几十件首饰,还许以厚谢。张雅成答应了,问她拿来做什么,妇人说是给女儿准备嫁妆。第二天,女子又来找张秀才...
修炼课改钝感力
1 近日,某地举行区域教改成果创新论坛,一位年轻校长在舞台上面对500多人侃侃而谈,重点介绍学校最新教改成果一—AI技术与课堂相融新模式。理念前瞻、模式创新、硕果累累,一众听课者,一愣一愣的。 我在台下,很不是滋味儿。扳扳手指头,我惊觉:这...
教育,一门善于“留白”的艺术
我曾经喜欢绘画,特别是中国画,由此明白一些画法与技巧。比如画竹子,要做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也就是竹叶空的地方可以让马几跑过去,竹叶密集的地方,连风都不能透过。“疏可走马”,其实就是一种留白。 留白,是中国画特别讲究的一种技法。其要义是...

视点

功利主义是教育闲暇的最大威胁
当下,音乐美术课被挤占、休息时间缩水、日常作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在某些区域或学校还未得到彻底解决。毋庸讳言,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验、成长体验的大问题,而这些问题共同导致的恶果之一便是使学生缺乏了必要的闲暇 诸多教育家都注重闲暇对于人成长的...
卓越教师要有自己的“十观“
卓越教师不只是被专业职称与荣誉称号所加持的过去完成时,更是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现在进行时。其本质在于使教师永远保持在可能性当中,永远有未完成的可能性展开。从这个意义上,卓越教师使自己永远是行路人,拒绝被完成,是坚持“在路上”的开放性存在。 卓...
解码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育人新境
,中小学高级教师。获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暨新课程培训活动一等奖、江苏省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江苏省第十三届“蓝天杯”小学数学教师会课一等奖。 漫步在江西古村落,我被一座明代粮仓所吸引。当我的目光落在那布满岁月痕迹的横梁上...

征文

有拐点的地方就有风景
深秋午后,阳光斜斜地射进教室的窗榻,在讲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时的我刚完成师范院校的学业,带着满脑子教育心理学理论和一摆工整的教案,站在市重点中学的讲台上,像一台精心调试的留声机,精确复刻着导师推崇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法”。 直到那个叫小满的...

家校通

谈谈家长与教师的边界感
边界感,从人际关系的角度上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有一定的界限,不越界侵犯别人,也不让别人随意越界侵犯自已。 缺乏边界感的人,常常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给别人带来烦恼而不自知。这种人,觉得自己随意麻烦别人是一种“理所当然”,自己...

亲历

新西兰的小学教育:课堂与自然的融合
新西兰奥克兰东区的晨曦中,来自中国的九岁女孩小曼光着脚丫跃过水洼,书包里贝壳与毛利手链的清脆碰撞声,惊飞了栖息在木麻黄树梢上的银鸥。这是2024年初冬(南半球的初夏)的某个星期日,也是小曼随同妈妈青岚女士短住新西兰的第三个月。青岚是国内某大...

书话

爱与被爱,是美好的相互成全
对姚跃林来说,在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厦大附中”)的岁月里,贴近是一个动作、一种姿态,更是一种习惯。不仅每年如此,每月如此,更是每日如此。说到底,贴近是关乎教育理想的坚守与追求。为学生幸福着想,不仅有宏观的理论架构,更有源于一言一...
破解孩子成长难题,开启幸福童年之门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会遭遇困惑与挑战。尤其是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这份挑战似乎更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理应逐渐展现出成熟与理智,然而,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老师与家长们发现,孩子们似乎越来越难以管教,甚至早早地显露出叛逆的迹象。面...

艺品

《还有明天》:教育赋能与社会参与之于女性
这部黑白影像的电影《还有明天》,虽然把时空背景设定在二战结束之后的意大利罗马,却对今时今日的世界和女性依然具有鲜明而巨大的启示与激励。电影在表达上的克制恰如片中女性的沉默,而片中的“母亲/妻子/儿媳/女儿/闺蜜"的行动与反抗则强有...

文苑

蝉趣
小时候,我所在的经常停电,夏日夜晚,酷暑难耐。里的各家各户都会在门口摆两张焦黄发亮的老竹床。大人们一边给孩子们讲童话故事,一边扇着硕大的蒲扇纳凉。 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泄于地面。远处小河边舞动的萤火虫,星星点点,颇有些意境。操场边有一片柳林...
刘冬青老师
刚退休的汪明记学长最近迷上了写作。前几天,他鼓动我和他一起去拜访刘冬青老师,说刘老师是个有故事的人,记得黄岭中学的很多人和事。更令人称奇的是,刘老师二十多年前与癌症交手,居然赢了。几天后,汪学长再来电话告诉我,说刘老师终于答应了,听说我也参...

随笔

怎样的制度能融入生命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的成长离不开制度。制度既是环境,也是资源;既是背景,也是结构;既是关系,也是边界。从教育学的立场看,制度尤其是日常教育生活所依循的制度,如果不能真正融入师生的生命中,那么它终究还只是外在于个体的“异物”,而不能进入存在论的...

编读

尊重阅读直觉,回归教育本真
2024年11月《教师博览》(中旬刊·原创)有一篇题为《给学龄前孩子和高中生讲同一个故事》的文章,令笔者沉思许久。 文中写道:“所谓阅读直觉,就是阅读文章的第一感觉,即第一次接触一个文本,读完之后的感觉是什么。也许你的第一感觉是不...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教师博览·中旬刊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教师博览·中旬刊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