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豪”形象的立体构建

——统编版教材中刘禹锡作品解读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刘禹锡被后人称为“诗豪”,一是因为他有800多篇诗文流传后世,存诗数量“豪”;二是因为这些诗文体现他的傲岸和豁达,为人性情“豪”。对于他“诗豪”的雅称,教师在讲解初中教材中的刘禹锡诗文时,往往笼统解读为“展现其乐观精神”。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刘禹锡的《秋词(其一)》《陋室铭》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三篇诗文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反叛传统、敬业修德、用“自嘲”排解苦闷的“诗豪”形象,而不只是展现了刘禹锡的乐观精神。(剩余564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