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藏祸心: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简易军用支那语》探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简易军用支那语》是七七事变后日军编纂的一本军用汉语教科书。其目的是为侵华日军提供军事行动中语言层面的帮助,是侵华日军的帮凶。该书充斥着尊日贬华的扭曲价值观。本文对该史料进行探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还原抗战时期日本畸形“军用汉语热潮”下教科书的基本面貌,佐证日寇奴役、残害中国人民的历史事实。

《简易军用支那语》的基本信息与编写目的

《简易军用支那语》的尺寸为:长13厘米、宽9.5厘米、厚0.5厘米,是一本“口袋书”;该教科书未透露其具体编撰人员,只在封面说明编写者为“天津军司令部宣传部”;书中也未标明其具体出版时间,六角恒广的《日本中国语教学书志》(1994)中也未收录该书,但从历史上“天津军”的称谓存在至1937年8月底与附录中“此次事变是巨大转折点”等语来看,该教科书应紧随七七事变编撰于1937年7月至8月,对象是华北地区侵华日军,它服务了七七事变后日军在华北的侵略。(剩余3612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