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时代隐喻的欲望书写与人性叙事

——重读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无疑是“一部关于人性弱点的百科全书”,也是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缩影,其中的叙事艺术也初步展露出现代人性叙事的端倪:将非道德的“人性”作为书写对象,揭示“欲望”与“想象”的关系。那么,福楼拜的叙事是如何揭示人的“本性”、潜意识以及表现人性背后欲望的丰富性、复杂性的过程?其笔下的人物的欲望书写又展现了作者怎样的关于时代、社会和文明的认知?我们早已告别了爱玛和包法利先生的时代,到了现在这个世纪,我们该如何对待该部作品?而上述命题与当代小说创作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纠葛和精神关联?

第二帝国时期的法国社会转型加速、经济分化日趋严重,下层社会与上层社会矛盾割裂加剧,个体欲望与想象也随之膨胀。(剩余4251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