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真相:远不止“缺血”
贫血类型较多样
临床显示, 贫血类型多样,具体如下: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引起,其特征为红细胞小且颜色淡;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红细胞成熟受阻,常见于长期素食者或胃肠功能紊乱者, 叶酸与维生素B 1 2水平过低时严重可出现神经疼痛甚至影响行走;地中海贫血属于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缺陷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异常;慢性病性贫血由慢性炎症或肾衰竭引发,会抑制红细胞生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由红细胞破坏引发,病因是体内存在抗体致使红细胞遭到破坏,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脾大、小便呈酱油色等症状;红细胞生成障碍性贫血中红细胞生成障碍可导致贫血,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剩余100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