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班级教学实践的偏失及优化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率先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班级授课”,此后在全世界逐渐被引用并不断被完善。在教学实践中,众多教师承担着两个或多个平行班级的教学任务,大多数教师认为其只是针对同一份教学设计进行机械重复的教学。如此教学割裂了理论知识与班级学情之间的关联,逐渐固化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维,抑制了教学多样性的生成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不利于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剩余648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