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协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学习共同体的运行策略*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学习共同体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构建的合作机制,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共同体的本质在于“动”,让学生通过具身学习理解数学知识,在动态中思考与习得。然而,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习共同体常在“动”“静”间失衡,过于活跃或过于平静,影响效果。因此,在强调主体互动性、过程机动性和思维能动性的基础上,学习共同体还需“静”的调和,表现为独立思考与观察记录时的静和深度反思与复盘时的静。(剩余699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