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的路径探微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支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努力探索如何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等原则,需要通过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搭建信息化教育平台,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等途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为社会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剩余7607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