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显实践教学与矿业文化特色的模拟矿井建设

——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 模拟矿井是矿业类实验实践教学的创新方式,效果显著。一是作为复杂矿山的缩影,使学生在校内就能全面认识煤矿生产工艺与流程,规避高危环境;二是在“煤矿搬进校园、矿业文化弥漫校园”理念下,通过标准化采矿工艺与安全绿色环境的展示,传承“团队-安全-绿色”的矿业文化,激发学生专业热情。鉴于此,本文在阐述模拟矿井的教学优势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探讨其建设路径,为矿业类高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剩余4557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