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教

江苏高教

2024年05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江苏高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高等教育学科前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和...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专题: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强国建设:一流大学转型发展的时代逻辑
【摘 要】 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具有龙头作用,而一流大学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又具有引领性。论文在讨论高等教育及一流大学之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梳理并分析了一流大学必须“高效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反思”
【摘 要】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三个根本性问题:什么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在何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又不拘泥于高等教育规律的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根本上高在高质...

笔谈: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化发展,整合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并明确提出“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文章提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了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创新和跃迁,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推...
科技变革时代下现代大学的 使命与责任:历史演变与国际比较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科技变革时代,现代大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播的场所,更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者和推动者。本文将从历史演变和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科技变革时代下现代大学的使命和责任。 一、历史演变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学院到中世纪...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2024年,全国两会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热烈的讨论,委员们献计献策,形成新的国家发展思路。新质生产力发展将会是今后一段时期国家总体发展的指导方向,也是高等教育为社会建设提供有效服务的指南。形成新质生产力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归结起来就是要推进新质生...
创新体制机制,使高校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江苏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新质生产力是...

教育家精神研究

潘懋元先生是如何培养研究生的?
【摘 要】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和首位研究生导师,致力于探索中国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积累了独特的育才经验。他秉持育才端赖选才的理念,创新研究生选拔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成才,创设教学新法并提供必要条件;爱生如子...

理论探讨

空间转向视角下的高校“锚+”创新空间研究
【摘 要】 随着哲学观念的转变、时空体验的转型、学科从分化到整合,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整体性的空间转向,同时,创意集群的发展推动了空间的转型。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一个以高校为中心,众多异质性行动者共同融入的高校“锚+”创新空间。高校“锚+”...
高校开展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的逻辑、机制与限度
【摘 要】 从中观层面把握教师评价改革的逻辑和机制是一条重要的路径。研究从组织视角出发,认为基于合法性和效率的双重逻辑组织,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呈现出强制、竞争、模仿和学习四种发生机制。四种机制对教师评价改革的创新性、有效性和持续性产生了一...

高等教育数字化

数字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空间建构及其风险治理
【摘 要】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空间建构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根据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可以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空间分为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生活空间。以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国际化物理空间、加快国际化环境中数字...
教育数字化时代自主学习的偏离与回归
【摘 要】 数字化时代的自主学习具有学习机制的不可计算性、学习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学习阶段的渐进转换性等特征。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重塑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方式,在助力自主学习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束缚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动机、切割自主学习的...

学科建设

从“外塑”到“内生”:我国学科评价的反思与重构
【摘 要】 既有的学科评价多遵循“外塑”式的评价逻辑,形成了外部主体主导与评价话语权的垄断、“局外人”立场与评价内容的偏颇、外部服务导向与评价结果的异化等现象,学科评价偏离于学科发展。立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国学科评价应从学科之外走向...
因循与超越:一流学科建设与评价创新
【摘 要】 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QS)、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ews)、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ARWU)等四大机构推出的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呈现出以知识创新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共性特征...

学生发展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审美伦理危机及消解机制
【摘 要】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呈现出审美标准媚俗化、价值判断去崇高化、审美认知去客观化等审美伦理危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化”趋势是危机泛起原因。首先,个体化导致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缺少整体审美标准,无法实现道德社会化。其次,个体化导致自媒...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摘 要】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生态育人空间,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下学生综合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其建设内在逻辑是有效链接“一二三四课堂”、服务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目前,高校“一站式”社区建设仍面临理念共识不深、协...

德育天地

身体与道德:高校生态人格塑造的离身认知与具身转向
【摘 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以人格的生态化推进为先导,生态人格是应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人类文明生态转向的积极回应。大学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具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人格。当下高校生态人格...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塑造的实践路向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塑造旨在推进空间协同、转变空间形态、调整空间结构、调控空间生产等,以实现精神、观念、价值影响的实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塑造意味着形成...
“大思政”格局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培养
【摘 要】 在“大思政”格局下,高等院校课程全面实现思政化改革。艺术理论类课程思政主要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播,思想的启迪与审美的浸润,为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提供正确的方法、路径。在艺术理论类课程思政教学中,通过案例剖析、沉浸式欣赏与...
基于互动仪式链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摘 要】 互动仪式链是由无数发生于特定场域中的互动仪式联结构成的链状结构。美国学者柯林斯认为,情境、情感和符号是互动仪式链生成的三重要素。受到传统单一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影响,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教学情境构建错位、师生情感传递不足及...

高职教育

组织边界理论视域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突破
【摘 要】 作为边界组织,高校、企业、政府的有形物理空间、身份意识、规章制度以及组织内部成员的特殊认知等属性,限制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度。组织边界理论视域下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旨在打破组织边界壁垒,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然而...
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建设:现实需求、价值优势与实践路径
【摘 要】 产教融合的组织形态是产教融合成熟与发展的重要指标。现有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易于陷入离散分化、短期低效的虚化困境。作为产教融合的全新形态,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融合了多重组织要素,承担多项组织目标,具备多层组织结...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江苏高教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江苏高教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