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时代·下

美与时代·下

2025年08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美与时代(下)》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8.00 ¥10.89
目录

美学论坛

“异质现象学 思想对神经美学研究的启示
摘要:丹尼特的“异质现象学”提倡以客观描述的方法处理第一人称视角的意识经验,这为神经美学如何回应感受质难题提供了启示:首先,在意向立场中,感受质是可以被纳入客观描述的,其次,这种描述基于“多层级反馈”的大脑神经机制,最后,预测心智理论为这种...
美学与认知科学的融通:预测加工的视角
摘要:审美、艺术和心智的跨学科研究日渐受到学界的重视。认知科学中新兴的统一范式“预测加工”有望成为融通美学和认知科学这两大学科知识的理论工具。目前主要呈现出两条发展线索,一是美学和认知科学都走在探索人类经验本质的共同道路上,二是美学或艺术史...

美学史研究

清末“戏曲改良”的目的思想及其创作剧目的时代意义
摘要:清末时期的中国社会内忧外患、民生凋敝。在文艺领域,一群革命志士发起了以存亡继绝、开启民智为目的的改革运动。由于其既通俗易懂、而又为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的独特优势,戏曲遂成为教育民众、传播维新改良思想的有力武器。“戏曲改良”作为清末近代社...
论象征与讽喻之争的由来与发展
摘要:自十八世纪末以来,象征与讽喻作为两种对立的表征模式一直为学者们所争论不休。歌德轻讽喻而重象征的基本立场被浪漫主义美学继承,对其后两个世纪的文艺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本雅明则借由对巴洛克悲苦剧和波德莱尔的研究试图颠覆这一二元对立。他关...
论巴赫金作者思想
摘要:对作者问题的思考贯穿于巴赫金整个对话理论的发展史。一反传统作者观,巴赫金选择从创作活动这一对话过程来理解作者身份。在早期思想中,巴赫金将作者理解为处于特定创作活动中,具有一定思想情感的人,内容的提供者。而到了对话理论的成熟期,巴赫金则...
后人类主义下生成式视觉艺术创作:主体中心性、权力与规则解构
摘要:在21世纪的哲学背景下,后人类主义强调重新审视人类与技术、自然及非人类生命形式的关系,而生成式视觉艺术因其通过算法与人工智能的创作模式,挑战了传统艺术的人类主导性,进而引发对视觉艺术中人类角色的质疑。通过打破主体与客体界限,以及生成艺...

审美视点

论明代书学批评概念中的“格”与“密
摘要:文章以明代王世贞相关联的书学概念“格”与“密”为研究对象,从源流、语言内部结构出发,建立概念间的共生或融合。一是通过王世贞形式分析式的批评语汇,认为其“格”在高格之外,也指向格法,包含“结构体式”“书体”;二是以“密”为中心,建立词群...
AI语境下的 “艺术终结”的再反思
摘要:艺术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由于技术的出现,艺术生态发生了改变,促使艺术形式发生转变。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终结”论断,在不远的将来是否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成为现实。AI技术的出现,推进了艺术创作主体的改变,使艺术创作主体普遍化,满足了...
怪诞世界与自我救赎
摘要:《锈湖》是一款优秀的恐怖风格解谜游戏,它以黑暗、深刻、残酷的艺术风格以及盘综错节的背景故事吸引了无数玩家沉浸其中。“怪诞”是锈湖宇宙的底色,人们之所以沉迷其中,是因为人本身具有着对恐惧尝试探索和克服的欲望,《锈湖》这类解谜游戏以怪诞色...
“自由游戏” 的当代困境:资本异化下的网络游戏与单机艺术的救赎
摘要:游戏作为人类过剩精力的产物,用以娱乐与休闲,自由是其根本属性。西方美学中的重要概念“自由游戏”是理解康德美学的核心,既是鉴赏判断的本质,也是艺术活动的根本特征。“自由游戏”有着康德鉴赏判断四个契机的特点,而如今的网络游戏经资本异化,被...

美育研究

传播与策划专业群 “三维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摘要:在媒介深度融合与文化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传媒行业对于人才的能力结构提出了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全新要求。以“传播与策划”(金点子)、“播音与主持”(金嗓子)、“融媒体技术与运营”(金手指)三个特色专业组成的传播类专业群为研究对象,聚...
高职音乐教育在校园美育体系中的功能与实现路径
摘要:高职音乐教育作为校园美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本文探讨了高职音乐教育在美育体系中的核心功能,包括情感陶冶、文化传承、创造力激发等,并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提出通过课程优化、...

审美与音乐

音响的情感符号与情动生成
摘要:苏珊·朗格的符号形式论到德勒兹的情动生成论展现出两种情感维度,体现了音乐情感研究从结构主义向生成主义的范式转型。朗格将音乐情感转化为可被理性认知的符号化图示,构建了艺术与情感的同构关系;德勒兹则提出情感作为身体力量的强度流变...
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舞蹈形式与美学特征探析
摘要:戏曲舞蹈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舞蹈的历史渊源悠久,同时戏曲舞蹈的表现形式也较为丰富。本文先阐述戏曲舞蹈的历史演变,再详细分析戏曲舞蹈的表现形式,介绍戏曲舞蹈的美学特征,以期为戏曲舞蹈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审美与艺术家

文艺复兴视角下的儿童形象转变
摘要: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儿童形象在艺术中的表现经历了重大转变。这些时期的多维游戏场景中的儿童形象不仅揭示了社会文化变迁对儿童观念发展的影响,也反映了艺术家对儿童形象新的审美认知,以及从宗教限制到人文关怀的转变。文章聚焦于老彼得...
餐桌上的寓言
摘要:17世纪荷兰的全球贸易带来了财富积累与奢侈品消费的繁荣,同时也引发了对财富流动性和道德矛盾的思考。威廉·克莱兹·赫达(WillemClaesz Heda)的早餐静物画既展现了贵重物品的视觉魅力,又运用象征手法隐含对...
从马蒂斯美学看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真实观的转换
摘要:以马蒂斯“精确并非真实”的美学观点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和探讨其“表现性真实”的理论体系,揭示了当代工笔人物画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现状以及困境,而马蒂斯的真实观为工笔人物画转型提供了方法论启示,通过对马蒂斯与当代工笔人物画家的比较研究法和...
山水画中山石块面的分布探析
摘要:点线面是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的形态多样,以积墨层层渲染,营造画面的层次结构;线条是由毛笔构造决定的造型特点,线条的勾勒决定了画面的具体形态,是山水画面重要的组成结构;而块面的形成离不开点与线的结合,确切来说是点与线组成了块面,通过...

审美与文学

古代端砚题咏诗歌与文人精神探析
摘要:古代题咏端砚诗歌折射的文人精神风尚,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唐宋时期的文人崇尚高雅、推崇砚德,元明清时期的文人则尊崇端砚的历史文化。古代文人题咏诗歌不仅表现端砚的优点,还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怀及对宇宙人事的看法。端砚因文人使用的需求而产...
论柳宗元 《渔翁》 最后两句当存还是当去
摘要:柳宗元《渔翁》最后两句当存还是当去,历来有争议。苏轼是最早对柳宗元《渔翁》一诗作出评价的人,他认为最后两句应该删去。此后,亦有不同的学者仍在争论后两句的存去问题。但是诗句的去留要从多方面讨论,最重要仍是要回归诗歌本身。本文通过文本细读...
“外卖诗人”王计兵诗歌的底层叙事
摘要:“外卖诗人”王计兵的诗歌以底层叙事为核心,聚焦外卖员、清洁工、拾荒者的艰难生存困境,在粗的现实中挖掘人性的温暖。通过分析王计兵诗歌中底层化意象、陌生化语言所展现底层群体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进一步去探讨诗歌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与温情。 王...

影视美学

作为视域的 “附近”时间循环电影的场面调度与感知重塑
摘要:时间循环电影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往往以“附近”为视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之内进行场面调度。首先,时间循环电影的场面调度基于时间的“暴政”进行时空建构,在循环反复中不断呈现“附近”的内部差异性,使得原先被遮蔽的事物去蔽。其次,时间循环电影...
从自审到感通:《第二十条》的人性之思与生命境界
摘要:“自审”和“感通”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深广意涵,二者结合后能够较为全面地观照电影作品。笔者据此对《第二十条》展开研究:一方面,通过分析主要人物的矛盾关系,得出“正义”与“革新”两重具有现实意蕴的审思内核,又结合其直观本质的现象学创作思...
神话重写中的叙事突围与身份革命
摘要:在当代华语动画电影坐标系中,哪吒电影系列以其独特的文化解构与重构策略,不仅解构了传统神话的既定框架,更在当代文化语境中重构了具有普世价值的东方哲学体系。文章以《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与《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为研究对象,结...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时空叙事对老年群体的共情建构
摘要:电影以视听语言进行叙事,为观众提供“代偿性满足”,从而让观众产生共情心理,并反观自身,这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协调和重新构建。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多国电影导演都把镜头对准老年人群体,其中导演弗罗莱恩·泽勒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困在时...
《星期六》 中后9·11时代主观时间与纪念碑性时间关系的塑造
摘要: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以 9?11 事件之后,2003年2月15日星期六在伦敦爆发的大规模反战游行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神经外科医生亨利·佩罗恩一天的日常和内心生活。麦克尤恩通过叙事时间构建了主观时间与纪念...
电视剧 《山花烂漫时》 叙事进程与主题阐释
摘要: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作为聚焦教育与女性成长的佳作,一经播出,便迅速凭借其深刻的主题意蕴与独特的叙事风格获得广泛好评。文章旨在深入探究该剧叙事进程与主题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分析由这一互动关系所产生的叙事效果。具体而言,文章通过剖析《山花烂...
认识、超越、共存:自然生态纪录片 《众神之地》 的生命哲思
摘要:自然生态纪录片《众神之地》选取了四种顶级的哺乳动物,通过视听叙事认识到生命的灵性与神性的本质,实现从“主体—客体”到“人—世界”、从“自我”到“真我”、从“独白”到“对话”的哲学超越,引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当代思考,彰显了文艺创作者对...
《哪吒之魔童闹海》 的文化现代性转化与技术奇观表达研究
摘要:作为“哪吒宇宙”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以下简称《魔童闹海》)延续了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对传统神话的颠覆性改编,同时以更宏大的叙事野心与视觉奇观构建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主体性表达。文章从文化记忆...
在左翼意识与市民趣味之间:论夏衍1930年代电影剧本创作
摘要:20世纪30年代,夏衍作为左翼电影运动中重要领导者之一,高度关注电影媒介对观众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了在白色恐怖时期的电影审查制度与充斥低级趣味、肉感狂欢的资本主义电影市场中宣传进步意识,夏衍以严肃的态度进行电影剧本创作。在创作过程中,...
电影 《消失的她》社会美学的转译与创作新变
摘要:2023年,电影《消失的她》上映,断层领先暑期档国产片的票房记录,获得了一定的关注与赞誉。该影片对热门话题的艺术化转译与创作新变的有机结合,是这部影片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消失的她》通过影像化的手法,将社会的热门话题呈现给观众:通过暴...
台湾地区新青春电影的色彩计量研究及其审美特征分析
摘要:台湾地区青春电影作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电影类型,其色彩运用不仅反映了青春的多重意象,也折射出时代变迁与地域文化的交融。这些影片从视觉到叙事打破传统青春片的“残酷物语”,以温暖柔和的光线和丰富的场景色彩塑造出具有诗意的青春记忆,展现出具...
非遗嵌合微短剧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数字化技术的兴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提供了新兴的文化载体,在政策浪潮的助推下,非遗类微短剧承载着打破传播壁垒、激活非遗新生的使命,对于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非遗类微短剧呈现出娱乐至上、...
“游观”视阈下在我国书画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表达
摘要:中国传统书画作品既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修身之道,又是其寄情抒怀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电视节目通过跨媒介解读书画作品,在“想象的共同体”中缝合民族的集体记忆,并展示了文化传播的媒介功能,进而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有别于其他文化...
蒋雨奇作品
蒋雨奇作品...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10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10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11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10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20期
    ¥18.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5期
    ¥12.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5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3期
    ¥12.00
  • 美与时代·下

    美与时代·下

    2025年10期
    ¥10.89
  • 美与时代·上

    美与时代·上

    2025年10期
    ¥10.89
  • 美与时代·城市版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5年10期
    ¥15.00
  • 电影评介

    电影评介

    2025年19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30.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