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20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rdqu...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文物赏鉴

濮阳明代《重修翠浮桥记》碑考释
摘 要: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地域概念的核心组成部分。濮阳地处黄河下游,黄河文化积淀丰厚。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出土的考古学实物—明代开州名宦董汉儒撰《重修翠浮桥记》碑的解读,从一个个体的存在,证实了黄河文化在濮阳的具体遗存。翠浮桥位于黄河故...
清初文行远《浔阳跖醢》的编撰及文献价值
摘 要:文章介绍《浔阳跖醢》古籍概况,从类目编列灵活、引文种类丰富、文本风格生动等方面总结图书编撰特色,从收录地方史料、考证辨误史实、汇集地方文献书目、保存辑失图书资料等方面分析图书文献价值,并指出其体例、内容等方面的瑕疵与不足,对全书作一...
淄博市博物馆馆藏齐国玉石器刍议
摘 要:齐国地域是玉器文化最早兴起的地区之一。在这里,玉器不仅代表着一种工艺技术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齐国因其自身条件形成了以滑石和水晶玛瑙为主、玉质少见的独特用玉特征。文章通过对馆藏齐国出土玉器进行梳理,结合近年考古发现和研究...
济南千佛崖新发现唐代宰相夫人造像题记考
摘 要:千佛崖造像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四门塔风景区白虎山东麓,与四门塔、龙虎塔等均为神通寺(古称“朗公寺”)的重要遗存。2024年10月,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在南部造像密集区药师如来造像左上部新发现题记一则。楷书...
武王墩楚墓“廿九年”漆器考释
摘 要:安徽武王墩楚墓中发现了一件记有“廿九年”铭文的秦制漆器。通过对器物铭文中所提纪年、人物和官职等进行梳理,可知此器为秦宣太后内廷所制饮器。铭文中的“長”,并非制作地点或使用地点,而是秦国内廷官职。该器物从秦国宫廷流入楚地的这一情况,反...

文物保护

钟楼基座水盐破坏病害研究及治理建议
摘 要: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为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由砖砌台明和木构建筑两部分组成。钟楼基座目前存在严重夹层盐析与厚层状剥离现象。文章采用显微观测、X射线衍射、离子色谱,并结合现场微波测湿、红外热成像...
内蒙古五当召壁画病害调查与成因分析
摘 要:五当召现存壁画1400余平方米,在壁画支撑体、地仗层和颜料层等部位广泛存在着不同程度、多种类型的病害。对上述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壁画保护、修复工作。 关键词:五当召;壁画;病害;成因 DOI:10.2000...
出土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
摘 要:出土骨角质文物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大量历史信息。然而,受自身的理化特性、埋藏环境条件以及出土过程中剧烈的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出现诸多病害,亟需开展科学的保护工作。文章梳理了出土骨角质文物常见的病害,探讨其主要劣化机理及保护需...
史地沿革视阈下的开封铁塔保护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开封铁塔是北宋砖构佛塔的典范,作为北宋东京城遗址为数不多的地上遗存,至今仍具有原状展示条件。北宋以降,因塔为寺,铁塔的修缮与保护与其所在的官方寺院关系密切,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由于战乱与水患,铁塔曾遭受严重的破坏,但由于其结构的稳...
古建筑安全防护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摘 要:文物安全防护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古建筑在人为破坏、盗窃、火灾和雷电灾害等方面的安全风险,但在“三防”工程(安防、消防、防雷)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如管理不规范、安全意识淡薄、未严格按规范施工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制约文物安全防...
古籍修复传承与创新中的当代文化印记
摘 要:古籍修复的传承与创新对于探索古代历史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古籍修复不仅是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更是对中华民族特有文化遗产的展现,能够活化文物,赋予其当代文化价值。通过价值阐释、技术修复、文化传播三个关键步骤实现古籍修复的...
浅议万松老人塔的病害调查与保护策略
摘 要:文章以万松老人塔的历史沿革与价值为基础,以该塔的保存环境为背景,并结合作者对该塔的实地调查结果,系统分析了其病害及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物保护基本原则、现有先进技术与实际保护场景,探讨了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为万松老人塔...

博物馆学

中小博物馆革命文物展览策展路径研究
摘 要:革命文物类展览作为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类型之一,是顺应时代主题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量综合性博物馆也就此做出了大胆尝试与创新。但在客观条件制约下,中小博物馆在此过程中仍受到掣肘。基于当前中小博物馆革命文物类展览策展现状与困境,济南市博物...
基于核心素养的民族地区博物馆研学课程教育观察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职能的转变,博物馆“研学热”兴起,新时代博物馆逐渐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场所,对于博物馆研学活动的评价也愈发多元。文章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运用教育观察法,分析该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相关问题探究
摘 要: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重点是充分展现历史信息,使观众能够直观感受文物内涵及陈列展览理念。陈列展览设计对于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陈列展览的优劣是评价一个博物馆好坏的重要标准。为了更全面地保证博物馆文物陈列的科学性,充分展现其历史性...
基于五感体验的博物馆交互设计策略研究
摘 要: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博物馆交互设计正从传统展示模式向沉浸式、多感官体验方向发展。然而,当前的博物馆交互设计仍面临展示模式单一、互动体验浅层化等问题。文章基于五感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探讨博物馆交互设计的策略,旨在通过...
博物馆陈列展览新路径探析
摘 要:“世界的商文明”是殷墟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文章以“世界的商文明”为研究对象,探讨国际视角下殷墟博物馆在文物展品不足且不适合长期借展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复制、仿制重点文物展品与馆藏文物展品相结合的方式满足陈展对文物的需求,并以此为中心策划...
齐文化博物院多元化发展实践与探究
摘 要:文物是历史的载体和文明的见证,博物馆则对这一段段凝固的记忆进行展现,让历史和文明的脉络清晰可触。文章深入探索基层博物馆多元化发展路径,分析其在运营机制、展陈方式、文创开发、人才队伍及配套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依托现有文化资源,...
县级博物馆讲解中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生动呈现
摘 要:文章以利津县博物馆为研究对象,探讨县级博物馆讲解中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呈现。在文化自信和文旅融合背景下,县级博物馆对传承地域文化至关重要。利津县博物馆讲解工作虽已在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方面有所尝试,但在讲解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拓展、讲解形式的创...
浅谈红色文化传播视角下办活临时展览的重大意义
摘 要:文章主要阐述抗美援朝纪念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探索出一条以基本陈列为基础、以特色陈列创品牌、以临时展览为载体的路径,充分发挥自身红色资源优势,在广泛深入地对广大群众(尤...
浅析洛阳地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更新转型后的新兴产业,也是科学技术井喷、创新意识增强、知识产权规范的必然结果。洛阳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文化创意产业先天的孵化地,加之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支持、政策鼓励,以及稳定的市场运行,都推动了洛阳...
革命类专题纪念馆文物征集与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 要:文物征集是纪念馆的一项长期业务工作,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延续民族记忆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文物征集与管理工作,是新时代文博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与义务。文章立足当前革命类专题纪念馆文物征集与管理工作的现状,从拓宽文物征集渠道、注重文物保护与...
办好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摘 要:在当今社会,文化教育愈发受到重视。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场所,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意义重大。随着公众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收藏展示之地,更应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平台。然而,当前部分博物馆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
KANO模型的博物馆展教融合空间设计研究
摘 要: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单一的展览模式已难以有效发挥文化传承与公众教育作用。研究通过构建包含基础认知、互动探索、情感构建三个维度的11项需求指标体系,运用KANO模型和Better-Worse系数将需求划分为必备型、期望型...

学术研究

徽州传统民居的历史演进
摘 要:文章在考察古代徽州地域内民居建筑遗存的基础上,综合从文献、石刻、考古发掘、绘画等方面的间接材料中获取的信息,经初步研究,总结出徽州传统民居六个历史演进阶段,包括先秦时期的萌芽期、秦至唐的孕育期、宋元的形成期、明至清雍正的成熟期、清乾...
明末清初金陵诸家绘画艺术研究:流派、风格与文化意涵
摘 要: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特殊历史阶段,金陵(今南京)依托“六朝古都”的深厚历史积淀与独特政治文化地位,成为文人画家的重要汇聚之地,孕育出风格多元、内涵丰富的金陵诸家绘画群体。本文将明末清初金陵诸家作为研究主体,分别从金陵前贤...
数字化应用下伽蓝壁画的守正与创新
摘 要:文章研究凝结于实现对古代优秀寺观壁画的数字化呈现,聚焦国宝单位净信寺伽蓝壁画人物形象进行数字化视觉拓展应用;分析提取其壁画视觉形象特征,在多感官应用下通过符号化、图案化呈现净信寺伽蓝壁画视觉形象,传承文化内涵,创新文化载体;运用视觉...
多种光谱技术在绘画类文物颜料识别与隐含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摘 要:绘画类文物从表面到深层构造采用多种复合材质,多种光谱分析技术的联用能较全面地揭示底稿、材质等信息,是目前深入研究绘画类文物材料与技法的热点技术。文章从颜料识别与隐含信息提取两方面,探讨了光纤反射光谱技术、多/高光谱成像技术、大幅面X...
晋祠中的唐宋美学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摘 要:唐宋时期是中国美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美学特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其雄浑大气、简约含蓄、精致细腻等美学风格对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晋祠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集中体现了唐宋时期的美学特...
龙门石窟北魏佛像所见多民族文化交融现象研究
摘 要:龙门石窟所存北魏佛像,直观呈现出多民族文化交融现象。艺术特点方面,北魏佛像早期受云冈石窟影响,具有雄浑刚健的风格且有初步汉化趋势;中期汉化加速,呈现秀骨清像特点;晚期在秀骨清像基础上进一步变化且风格更汉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龙门...
民国时期《河南博物馆馆刊》作者群体研究(1936—1938)
摘 要:博物馆刊物不仅是博物馆开展公众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其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河南博物馆秉持“宣扬文化、阐明国粹”的宗旨,编纂出版了我国早期文博类学术期刊《河南博物馆馆刊》。该刊成功搭建起跨领域的专业交...
连江宋元明时期石刻新发现
摘 要:连江地区新发现九通宋元明时期石刻,包含宋代四通、元代一通、明代四通。这九通石刻中,有六通石刻所记载内容与佛教寺庙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宋元明时期连江地区佛教盛行状况,为研究福建该时期地方宗教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文章对这九通石刻...
和田玉的矿物学特征与鉴定技术探讨
摘 要:和田玉是中国传统珍贵玉石,其因独特的矿物学特征和深厚的文化价值而备受推崇。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仿制品,因此和田玉的鉴定技术尤为重要。文章从矿物学角度出发,探讨和田玉的成分、结构、物理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当前鉴定技术的发展现状...
纸质革命文物的材质特征、作伪方法及鉴定依据研究
摘 要:文物的辨伪存真是开展保护和研究的基础。纸质革命文物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文物市场上容易成为造假的对象。文章通过分析纸质革命文物的种类和材质特征,整理常见的作伪方法和鉴定依据,为纸质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纸质文物;...
文物建筑结构稳定性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摘 要:文章提出了构建古建筑结构在线稳定性监测系统的方案,并针对现代城市环境中的古建筑结构开发了一套在线监测系统。根据历史建筑的特性,确定了监测参数和监测点。该系统包括振动监测、沉降监测、倾角监测、裂缝监测等功能,通过对古建筑结构的振动、沉...

文化遗产

“双万”背景下虎门海防遗存的活化利用
摘 要:虎门海防遗存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建筑遗产,承载着该地区悠久的海防文化历史。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古籍考证和实地勘察等方法,重点选取祭祀建筑、居住建筑和防御建筑三类典型遗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系统探究虎门海防遗存的资源现状与活化...
山西大同代表性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探究
摘 要: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市保存着云冈石窟、华严寺、悬空寺等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遗产。这些建筑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基于此,文章简要概述了山西省大同市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古建筑,分析了...
山西汉纹锦彩画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研究
摘 要:山西汉纹锦彩画作为山西古建筑彩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晋商的兴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明初到清末,晋商主要生活在晋中地域,由于受荣归故里、光宗耀祖等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对于故乡宅院的修建与装饰往往会不惜工本,力求...
创意经济视阈下五台山旅游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
摘 要:文章首先以创意经济为视角,旨在探索五台山旅游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路径,助力五台山文旅产业价值链重构。其次,通过SWOT分析法解构产业生态,阐述五台山文创产品目前的设计优缺点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实地考察及文献阅读的方法,挖掘五台山自...

考古研究

广德市粮长门遗址宋墓发掘简报
摘 要:2015年1月至5月,为配合广德市粮长门水库工程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广德市文物管理所,对粮长门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486平方米。在第Ⅱ区域发掘探方中清理出宋代墓葬2座,随葬的器类主要有碗、罐、盂、玉器等,为...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10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10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11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9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20期
    ¥18.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5期
    ¥12.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5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3期
    ¥12.00
  • 理财·经济版

    理财·经济版

    2025年11期
    ¥12.00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32期
    ¥9.90
  • 文物春秋

    文物春秋

    2025年05期
    ¥3.69
  • 江苏陶瓷

    江苏陶瓷

    2025年05期
    ¥12.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