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时代·下

美与时代·下

2025年05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美与时代(下)》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8.00 ¥10.89
目录

美学论坛

神经美学视域下的抽象艺术审美体验
摘要:抽象艺术的兴起推动了西方的艺术革新,也引发了关于抽象艺术是否具有美感的争议。由于审美观念因人而异,且对抽象艺术的欣赏是一种主观的审美活动,因此这一争议自抽象艺术诞生以来便一直存在。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相关研究和实证案例,从神经美学的学...
弗朗西斯·培根的“视觉震颤”
摘要:弗朗西斯·培根的画作具有“视觉震颤”的效果。论证以此为据,通过论述大脑运作机制以及视觉脑的感知机制来理解培根作品的意涵。在视觉脑的维度下,论证特别涉及了面孔与身体的表征。证据表明,较之于人工物品,如房子、椅子和汽车,作为刺激...
认知神经美学:探寻美感奥秘的崭新路径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边界,传统人文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肩负着沟通科学与人文、引领人类精神家园建设的崇高使命。然而,长期以来美学研究却囿于思辨哲...

美学史研究

“大美”与“至乐”:庄子“坐忘”的生存美学
摘要:“坐忘”是庄子美学中的核心概念,它包括“离形去知”的超越路径和“同于大通”的生存境界,前者是对有限性存在的忘怀,后者是对无限性存在的融入(“天人合一")。实现“坐忘”之后,个体得以摆脱“自我观之”的狭隘视角,从而超越世俗的“...
抵抗“非人化”利奥塔的后现代时间观及表现
摘要:对时间的客观化与概念化是理性寻求确定性的重要方式。在现代社会,膨胀的理性携手资本主义与科技,共建了以“发展进步”为主线的宏大叙事。该叙事依托连续线性的现代时间观,带来了情感淡漠、理性至上、个性消弭的“非人化”现象。为抵抗此现象,利奥塔...
莱克维茨对独异性社会的文化剖析与诊断
摘要:晚期现代社会的独异性作为差异化内核,撕裂普适性主导的现代性框架,催生两种文化化路径:超文化与文化本质主义。前者以全球流动性为表征,个体通过文化市场汲取资源实现身份建构;后者则以排他性集体认同为核心,通过固化内外边界对抗全球化。两者冲突...
“故事的世界化”
摘要:戴维·赫尔曼将认知科学与叙事学结合,提出“世界建构”作为叙事研究的核心范式,强调叙事不仅是事件表述,更是读者通过认知与情感参与动态构建“故事世界”的过程。赫尔曼认为故事世界是叙事阐释的目标及结果,而故事的世界化是叙事阐释的动...
浅析王维的“画中有诗”
摘要:王维,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亦是水墨山水与文人画的开创者。他以诗人视角观察自然,赋予画作独特感受,后人常以“画中有诗”赞誉其山水作品。本文通过赏析《江干雪霁图》和《袁安卧雪图》,分析“画中有诗”形成原因,探讨时代与个人因素对其艺术风格的影...

审美视点

书法界格管见
摘要:书法界格是书法创作、研究、学习过程中自然遇到的问题,因此正确理解其概念和功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对此的规范研究却不多,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书法边界和界格的概念进行了定义。特别是针对界格,对其种类、特点、作用、使用的场合都做出了详实的综括和...
榆林窟第20窟壁画所见弹拨乐器兼及人物身份考
摘要:榆林窟第20窟壁画出现有重要的弹拨乐器图像,并且所持弹拨乐器反映出晚唐乐器的历史文化特征,极具写实性。本文对该弹拨乐器图像的文化特征进行了考证,并以持弹拨乐器本尊的因位本誓及三昧耶形考证为主,对榆林20窟壁画所见持弹拨乐器的本尊身份进...
灵韵的“在场”再生:《清明上河图》 的跨媒介再现
摘要:瓦尔特·本雅明原创性地提出了技术对艺术原真性的影响,从灵韵的消逝中准确地揭露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替变的本质性因素。在艺术本工业化生产的同时,大众与艺术的距离微乎其微,但对艺术原作此时此地“在场”的欣赏却逐步消解。然而,灵韵所强...
玉意象体现的身体意识
摘要:“身心一体”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玉石的外美内德体现了先秦时期的礼乐精神。《诗经》中的玉种类繁多、用途多样,在融入了人的主观情思后,便表现出意象特征,中国的玉德观念与佩玉习俗由此发端。《诗经》中的玉意象,不仅体现了“玉”在...
国创网络动画中的道教文化书写
摘要:近年来,国创网络动画蓬勃发展,推出了大量富含道教文化元素的优质作品,书写了既传承古老传统又充满现代质感的道教文化。网络动画呈现了融合道教世界观的舞台背景,塑造了以内丹术为参照的修行机制、武侠风格浓厚的法术体系、富于奇幻色彩的道门和仙门...
中国蛇文化符号研究综述
摘要:在生物进化历程中比人类出现更早的蛇类,作为原始人类的重要对手在先民试图征服和降服自然界物种的生活实践中,与蛇激烈搏斗造成伤亡的亲身经验在早期人类的头脑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人类对蛇产生了敬畏尊崇等复杂情感并日渐形成一种文化基因融入...

美育研究

应用型地方高校大美育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摘要:应用型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建设的主阵地,能够服务于国家的宏观战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五育并举”重要一环。如何创新课程体系、如何搭建能够适应时代变化、服务地方需求的课程平台,是美育课程教师和管...
人工智能时代书法美育的机遇、目标与挑战
摘要: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已满一年,书法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核心目标在于深入挖掘书法教学中的美育元素,构建教育实践的审美标准,并追求教育活动中的审美自由。通过审美化改造书法教育活动的形式,旨在将美育提升至教育...

审美与艺术学

美的道德召唤:约翰·罗斯金的艺术道德观
摘要:约翰·罗斯金的艺术观以道德为中心,道德指引艺术,艺术提升道德。罗斯金突破了唯美主义的艺术创作与审美思想,强调艺术不仅呈现美、传递愉悦,更是道德与内在精神的体现,艺术创作应以真实为本,表达自然的真实之美与人类的高尚情操,开创性...
空白如何表意?
摘要:随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的革新,极简主义装置艺术将原本仅仅作为背景的留白空间符号化为独特的景观对象,与其他艺术符号一起发挥作用。引入符号学的视角可以帮助分析极简主义装置艺术中留白空间的存在机制和表意功能。本文结合“空间留白”与“空符号”...
常玉枯物题材油画中的文人画气息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图像研究的方法,运用比较、归纳等研究手段,对常玉的背景和传统文人画概念和美学内涵进行研究,分析常玉枯物题材油画与文人画的联系。主要从五个方面探讨常玉枯物题材作品中包含的文人画气息:书写性的线条;“平淡质朴”的色彩;“...

审美与文学

日本五山文学的兴起与衰落
摘要:五山文学,是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13-15世纪),京都五山及镰仓的禅僧所写的汉诗、日记、语录的总称。从镰仓时代后半期到室町时代,日本的汉文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与当时日本受到中国宋元文化影响,禅宗佛教的传播密切相关。五山...
谭功才生态散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摘要:城市化发展造成人类对自然生态过度干预,使局部地区或生态系统某个环节遭到破坏,城市化负面效应唤起了当代作家的生态保护责任意识。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山市,出现了一批反映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散文作家及创作,而谭功才是该地区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家。论...
清代西域流人题画诗研究
摘要:清代西域流放文人众多,流人于闲暇之时,不废吟咏,以诗明志。从赋存状况、研究价值及独异风格等方面对清代西域流人题画诗进行研究,分析流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特征。...

影视美学

从《错位》《青春祭》看80年代中国电影视觉设计的先锋探索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五代导演“丢掉戏剧的拐杖”,对“影像”进行探索与创造。与此同时,美术界的星星美展、85新潮等美术运动使得视觉艺术打破叙事的案白,转向对于形式的探索。这也使得电影造型设计在艺术浪潮中广泛融合,尤其汲取了构成主义、荷...
《爱丽丝梦游仙境》 中符号意象的隐喻
摘要:鬼才导演蒂姆·波顿以高超的技术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将刘易斯·卡洛尔创作的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改编成一部魔幻冒险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在电影中存在很多符号意象参与表意。这些符号暗含的隐喻既塑造了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
现实主义微观探索:竖屏微短剧中的苦情叙事及当代转型
摘要:网络微短剧精品化趋势下,现实主义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核心驱动力,重塑着整个微短剧的创作生态。目前,横屏微短剧已经大张旗鼓地走上了现实主义精品化的道路,相较之下竖屏微短剧由于媒介属性等原因,仍然在甜宠、逆袭、战神等类型杂糅的娱乐化道路...
从美学表达到审美异化
摘要:数字时代,包含图像、音乐、符号及各种意象的短视频充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成为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之一。新农人迅速捕捉数字经济转向,着手依托短视频平台书写当代乡村之美的新“诗学”。新农人短视频的美学实践一方面通过流量变现现实地推动...
超越凝视、爱欲主体与话语自觉
摘要:邵艺辉的电影《好东西》完成了新女性神话的建构。电影以声音叙事的方式重新观照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细节,超越了传统电影对女性的性别凝视。通过单亲妈妈王铁梅、女儿王茉莉、邻居小叶以及小马等男女群像的展示,电影呈现了爱欲主体的建构过程,指出由他者...
存在之思:论杨·史云梅耶的超现实主义动画电影
摘要:捷克的超现实主义动画电影大师杨·史云梅耶在复合材料定格动画的综合运用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作品结合了木偶、真人、物品及常用定格动画材质,具有强烈的个人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政治隐喻色彩。作为在国际上获奖无数的电影大师,杨...
当前国内非遗题材纪录片中动画应用的适切性辨析
摘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沧桑而传承不绝。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非遗纪录片已成为弘扬这一文化精髓的关键载体。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动画技术的融入为非遗纪录片带来了创新元素,不仅为纪录片的创作注入了新...
叶念琛“爱情三部曲” 之回顾:破碎美学、伦理镜像与文化意涵
摘要:2024年10月9日,CEPA修订协议二正式签署,协议放宽了香港电影服务提供者投资电影制作业务范围的限制,并将加速香港与内地电影制作环节的流通与融合。同年1月18日,香港著名爱情片导演叶念琛的新作《不是不爱你》(Loveat Firs...
平成年代的千面影帝:菅田将晖明星研究
摘要:菅田将晖作为日本电影史上第二年轻的影帝,是平成年代日本电影最为重要的明星之一,他成名的时代恰好是日本电影产业逐步回升的时代。要对菅田将晖进行明星形象的研究,须突破单一的电影文本分析框架,既要考察其在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塑造,更要结合明星产...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6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6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5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0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3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2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2期
    ¥12.00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5年05期
    ¥21.00
  • 书画艺术

    书画艺术

    2025年03期
    ¥8.89
  • 中华书画家

    中华书画家

    2025年06期
    ¥48.00
  • 设计

    设计

    2025年12期
    ¥21.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30.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