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书学批评概念中的“格”与“密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中“前七子”张扬格调,李梦阳更将“格古”置于诗歌重要地位。“后七子”李攀龙、等人承续这一主张,并提出一套诗法理论。在书法审美上,将“古雅”作为最高审美标准,推重魏晋书风,并提出“格”的审美概念。他在《艺苑卮言》中言:

锤太傅七十六,其子司徒仅四十五;右军五十九,子大令四十三。天假以年,果不胜尊公乎?日:不尔,格已定矣。(剩余5961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