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
——以家族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为例

打开文本图片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课标》”)将家国情怀素养阐释为“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是个体对共同体的认同,并且相互作用的情感依托;《课标》中也强调“合理规划学校课程。各地区和学校要按照课程管理的权力和责任,统筹规划学校课程,促进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综合发挥育人功能”,[2在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中提出“校外的社会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既包括物质资源,如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又包括人力资源,如社会各方面的人员”。(剩余307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