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薪”到“木”:《诗经》爱情诗中树意象情感内蕴的生成与丰富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诗经》作为中华民族文学之林中的一株秀木,是中学课内外阅读的重要内容。其爱情诗中存在丰富的树意象,从“薪”到“木”再到意象的活用与组合,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承接发展脉络,而树意象的情感内蕴也伴随着诗歌赋予的不同含义而逐渐生成与丰富。“薪”最初只是用作照明的材料和工具,因与婚礼活动密切相关而逐渐演变为勾起女性对丈夫思念的现实触媒,从而跃入诗人的创作视野,又经过进一步的符号化构成了一系列承载着特殊意义、寓含着确定指向的“树”的意象群。(剩余419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