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今读》 : 予情怀以哲思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从司马迁《孔子世家》中“孔子讲诵弦歌不衰”的描述,到当下鲍鹏山《风流去》中对孔子“暗黑王国的残烛”之形容,我沉浸在对孔子弦歌不辍、正道直行的伟大人格的浪漫描述中。而后,随着阅读面的拓宽,我对于儒家文化的了解确是有所增长,但思想的深度并未得到挖掘,只是单纯地沉醉于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之中,感动于“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的慷慨呼唤,瞻仰先贤遗风,却未曾追根溯源探求背后的文化动因——是什么铸就了儒家文化对入世的孜孜以求、对道义的不懈担当?又是什么驱动着孔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狗”般颠沛奔走、支撑起“儒”这一贯穿千年历史的文化根基?

我未得甚解,或是说,也并未产生此般疑问。(剩余2785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