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伦理视角下我国教师公共精神的式微与重塑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 教师职业具有鲜明的公共性,教师应遵循公共伦理,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精神是教师职业精神之基底。但受工具理性、唯私主义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多种因素影响,教师公共理性精神缺乏,公共关怀与责任感较弱,公共参与度也不高。教师公共精神的重塑应秉持“为人民服务”公共伦理原则,发展教师以公共利益为先的批判理性精神,重构学校公共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校管理制度,并为教师参与公共事务搭建平台。(剩余1161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