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有效衔接的逻辑框架和路径选择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做好不同学段、不同要素、不同场域之间的工作衔接。具体实施中,应在既定纵向结构中寻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耦合性,在各要素的耦合关系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接序性和整体性;在“衔接主体—衔接内容—衔接方式”的逻辑框架中理清“党委领导、学校组织、教师承担、家社配合”的多主体参与论、“场域连贯、学段衔接”的多要素构成论、“载体新颖、方案实际、机制完善”的多维度实践论;以整体性思维、科学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培育壮大衔接队伍、科学设定衔接内容、优化更新衔接方式,进而凝聚全员育人合力、丰富全程育人内涵、提升全方位育人实效。(剩余86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