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学形上论比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易经·系辞》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形而上”这个哲学概念由此诞生。“形而上”是指中国哲学的天道观,而天道观是抽象无形的、难以解释的概念。西方哲学则采用“形而上学”的说法,这原本出自亚里士多德的一本著作,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这本书时,使用了《周易》里的“形而上”一词,将其命名为“形而上学”,是指研究一切“万有”之“上”或之“外”的“存在”,也就是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剩余434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