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汉字文化资源创新课程思政教学
——以信阳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为例
摘 要: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其通论部分知识点多,理论性强,教学难度较大。本研究以通论中“六书和汉字的形体结构”一节为例,在教学内容中恰当地融入汉字文化资源,探索知识传授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路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了全过程育人的思政目标。
关键词:古代汉语;六书;汉字构造;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2022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黄河文化与国际中文教育融合途径研究”(编号:SKL-2022-1813);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年度国际中文教育创新项目“‘中文+中原文化’国际中文教育特色教室建设”(编号:21YH043CX5);2021年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
作者简介:黄继省(1976— ),男,信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和汉语音韵学;王宇帆(1977— ),女,信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校长办公室科长,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化;钱道静(1972— ),女,信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剩余311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