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的实践路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COVID-19疫情是一场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因为生活节奏的改变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大学生出现焦虑、无望、恐惧等,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后效将持续至少3~4年。[1]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突发事件,形成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和价值观。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革命文化的资源属性、文化传承、价值引导与教育教化属性,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的政治品格、崇高的理想追求和鲜明的人民立场,[2]对于培养及优化大学生的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意志和创新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剩余6905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