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的井巷工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打开文本图片集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智能采矿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E-KYDZCH20201826);新疆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地矿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2021g cxyjg29)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伟光(1986—),男,硕士,新疆工程学院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王捞捞(1994—),男,硕士,新疆工程学院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郑晓东(1993—),男,硕士,新疆工程学院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陈俊智(1993—),男,硕士,新疆工程学院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唐杰兵(1983—),男,回族,博士,新疆工程学院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冲击地压预警及其防治;王瑞(1992—),男,博士,新疆工程学院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质动力区划下动压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李圣军(1988—),男,硕士,新疆工程学院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动损害与保护。(剩余487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