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语境下中国民歌的和声创新与多声表达

——以鲍元恺《台湾音画》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作曲家如何在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运用传统民歌素材,拓展其多声化表达方式。通过对《台湾音画》的剖析,揭示出作曲家在保持民歌“原汁原味”的同时,将西方和声技法有机融入,从而实现传统民歌与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之美。本文首先梳理了民歌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艺术特征,其次通过分析鲍元恺的《台湾音画》,总结其在和声技法上的创新实践,以及其在全球化语境下推动中国民歌由单声化向多声化演进的努力,最终实现了民歌从功能性到艺术性的升华。(剩余4540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