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和张爱玲笔下“家”的意象之比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家”是人类原始情感最早期的依托,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影响,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极为重要的情感寄托,是历代文人不惜耗费大量笔墨描摹的意象。张恨水和张爱玲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两位里程碑式的作家,在不同童年经历的影响下,他们对“家”有不同的体悟,进而在各自的作品中营构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家”的意象。张恨水成长于父慈子孝的家庭氛围中,他笔下的“家”常常是人物赖以栖息的乌托邦,如《啼笑因缘》中的关秀姑虽然生活清贫,但颇为侠义,父亲给予她的亦父亦友的爱给了她坦然面对生活的勇气,使她能够以真诚和热忱的态度不卑不亢地拥抱爱情。(剩余514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