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自觉”的本体论思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在对鲁迅1924年至1927年间创作的考察中,张旭东教授将杂文放在了文学分析的首要地位,以“杂文的自觉”作为鲁迅文学“第二次诞生"的衡量标准。通过“杂文的自觉"这一过程,鲁迅文学的概念得以重新界定一这是一个在审美和价值论上都独立的“存在诗学"构造,是在与“纯文学”意识形态的共存和对抗中产生的"文学之文学”[汪卫东教授同样注意到了鲁迅作为“文学者"的优先地位以及鲁迅文学在“自觉"意义上的本源位置。(剩余6399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