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形象创作之异趣

——以《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神秘的动物,一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题材。《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狐妖小说创作的双璧,但其中描绘的狐妖形象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并呈现了品性与道德、法力变幻、狐的秩序世界观的差异。对《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狐的形象分析和比较,探讨这些形象差异塑成的因素在于两部作品的体裁限制、作者个人人生遭遇与身份地位、理性思辨与感性抒发的不同创作重点,从而更好地揭示狐妖形象背后的文学文化因素。(剩余383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