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的智慧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初次执教《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时,我一直很纳闷,不明白初中教材中,为什么选这么一篇不起眼的小短文。

再次执教这篇小随笔,忽然发现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留白。他仕途不顺,被贬黄州,“月色入户,解衣欲睡,欣然起行”。如此性情之人,面对月亮,辗转难眠,于是寻找同病相怜的张怀民。常人想来,一定是去找好友倾吐内心苦水,抒发心中郁结。(剩余92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