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引“趣”导 激发小学生劳动内生动力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但各地中小学的劳动实践整体效果欠佳,其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学校、社会在劳动教育方面的软化、弱化和淡化,使学生缺乏劳动的内生动力,体验不到劳动的快乐。而劳动的快乐来源于劳动创造的成果、社会的尊重和劳动集体的共同进步,因此教育者要转变观念,以学生的视角关注时代、关注知识、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建立合理的劳动集体,营造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模式,以快乐为引,兴趣为导,激发学生劳动的内生动力,让学生热爱劳动、享受劳动,从而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剩余668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