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题行为评判标准化倾向的表现、危害及应对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离不开班级场域的滋养,同样,学生问题行为形成也受班级场域“催化”的影响。教师作为班级灵魂人物,其对学生行为的评判以及处理方法不自觉地塑造着班级场域文化,形塑着学生群体认知、情感以及价值,进而影响着学生个体的思想与言行。现实中,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评判存在“标准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同伴为标准进行评判,以规则为标准进行评判,以效率为标准进行评判。(剩余700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