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引言

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已从以事故应急为导向转变为全方位常态化风险应对处置[1。高校应急管理水平不仅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更是维护高校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准确把握全球发展大趋势,创新性地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思想。在2024年1月31日的一次高层集体研讨活动中,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这一创新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社会各领域正经历一场深远而全面的变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势头使其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瞩目的焦点议题,既有研究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范畴,主要探讨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价值意蕴、核心要素与驱动力、发展路径与政策等方面,而新质生产力与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联结机理尚缺乏讨论,为此,系统梳理新质生产力助力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理路,探究二者协同发展的共生路径,为推动高校应急管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剩余4847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