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周现实题材剧作风格浅析

——以《烛光在前》《瞿秋白》《卿卿如晤》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罗周的历史题材剧作在文学追求和思想表达上已经显露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而近些年,其现实题材作品也是可圈可点,如锡剧《卿卿如晤》《烛光在前》,昆剧《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京剧《梅兰芳·蓄须记》、话剧《新华方面军》等,其中《烛光在前》和《瞿秋白》属于党史人物范畴,面对这些为新中国的成立、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做出巨大牺牲的重要人物,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不仅体现在对创作素材的选取、对题旨的开掘与表达上,也体现在戏曲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对近现代生活的表现能力上,尤其对戏曲程式化的运用与表演是非常大的挑战。(剩余5861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