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

2025年07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东方收藏》创刊于2009年,是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东方收藏》杂志编辑部出版的收藏文化类刊。该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东方焦点

书画修复方法在古建软天花修复中的应用
摘要:梵宗楼是位于紫禁城中正殿一区关于藏传佛教的佛堂之一,其内檐天花彩画具有宗教特色,是研究古建内檐装饰工艺和技法的重要实例。对梵宗楼一、二层的现场调查发现,其天花整体破损程度严重,所剩完整的彩画心子少之又少,并存在多种病害,亟须采取保护与...
为大众而艺术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思想的先驱,提出木刻版画是“好的大众的艺术”。其毕生收藏外国版画近2000幅,并通过创办朝花社和木刻讲习会、人才培养、流动展览构建木刻版画传播网络,使木刻版画成为“连接知识阶层与底层民众的桥梁”。 关键词:新兴木刻...

杂项珍玩

浅析汉代用玉思想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征
摘要: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而汉代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玉器所代表的神秘化达到顶峰,同时玉器的艺术性、审美性取得长足进步,用玉思想的快速发展也充分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征。 关键词:玉器;艺术性;用玉思想;政治文化特征 一、汉...
孔子博物馆馆藏大晟钟一席谈
摘要:孔子博物馆馆藏大晟钟,为曲阜孔府历代流传,其形制纹饰与现存的其他大晟钟契合,文献记载翔实,符合大晟乐府乐制的乐尺制度,且为现存体形最大的大晟钟。大晟钟作为北宋大晟府乐的代表,虽存在时间较短,但影响深远,对金元明清各朝的释奠乐章以及我国...
榆中县博物馆馆藏清代鎏金四臂观音铜坐像赏析
摘要:金铜造像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雕塑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文章以榆中县博物馆馆藏清代鎏金四臂观音铜坐像为研究对象,从整体造型、五官、佩饰、台座等细部的刻画工艺可以看到,其融合多元文化,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精品。 关...
聊城山陕会馆木雕艺术赏析
摘要: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的聊城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两省商人“祀神明而联桑梓”的场所。会馆内现存大量木雕精品,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杰出代表,也为研究明清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交流提供重要...
肇庆市博物馆馆藏清代白端石鹅的流传探究
摘要:文章以肇庆市博物馆馆藏清代白端石鹅的流传为考究线索,梳理历代地方志对“清白端石鹅”的记载,并对厚载祠与景日昣的关系进行考究。清代白端石鹅为厚载祠遗物,而厚载祠是民众为纪念景日昣在高要县所作的功绩所建,后祠毁,只留下白端石鹅,现藏于肇庆...

学术研究

商代青铜卣的造型结构与装饰风格研究
摘要:商代青铜卣是殷商礼制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造型与装饰的演变映射出工艺技术与精神信仰的深层互动。文章以安阳博物馆馆藏青铜卣为例,探讨商代青铜卣的造型结构与装饰风格。青铜卣的椭圆形器身、提梁设计和分层纹饰布局,既满足祭祀仪式的实用需求,又通过...
族群互动与文化交融:对北朝石质葬具族属差异的研究
摘要: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处于丝绸之路核心地带,绝佳的地理状况促进粟特、鲜卑和汉族等多族群之间频繁的交流与互动。作为文化交融的关键体现,北朝石质葬具的形制、装饰与图像内容不仅留存汉文化的传统特色,还吸纳西域及中亚地区的文化成分,可作为研究不同...
从海昏侯墓出土竹简看儒家思想的传播
摘要: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传播机制比较复杂,以官学为主,从中央渗透到地方,海昏侯墓竹简的出土为研究汉代儒家思想的传播机制提供了重要实证。文章以海昏侯墓出土竹简为核心材料,结合传世典籍与考古遗存,系统分析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的传播情况。研究得出以...
河南地区汉画像砖中虎图像的类型分期及表现特点
摘要:河南地区是汉画像砖的主要起源地之一,而作为汉画像砖图案的重要类型,虎图像可分为兽性虎图案、神性虎图案和变形虎纹三大类。河南地区的虎图像演变经历多个显著阶段——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西汉初期形成雏形,西汉中期数量显著增加,西汉末期至东汉早...
河北博物院藏玉带銙的时代特征浅析
摘要:玉带銙是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造型、纹饰、雕琢技法等也都存在差异,且各具特色。文章对河北博物院收藏的数件唐、元、明三个朝代玉带銙的时代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玉带;蹀躞带;玉带銙;时代特征 中国古代服饰的一大特...
北宋太平兴国经幢的雕刻艺术与历史价值
摘要:万安山灵泉寺①经幢为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所建,现藏于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博物馆。其通高4.75米,青石材质,分13层,由幢座、幢身、幢顶组成,雕刻内容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其经变图像为核心,融合佛教造像与世俗场景。《造幢记》详述...
高平市博物馆馆藏《开宝藏》研究
摘要:《开宝藏》,也称《宋刻蜀版藏经》,是中国雕版印刷技术早期的代表作,标志着中国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它的刊印促进佛教经典的广泛传播,对东亚佛教文化圈产生深远影响,并为后世《大藏经》的编纂提供范本。因此,对于现存《开宝藏》的研究和保护,在历...
豫中地区传统古镇街巷空间特征研究
摘要:传统村镇聚落空间形态的核心是街巷空间形态,因此,研究街巷空间形态能够推动旧城古镇的保护和更新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神垕古镇的概况、建筑布局、街巷形态、界面构成等内容,旨在揭示神垕古镇传统街巷的空间特征,以期为其他地区传统村镇聚落的保护与可...
“两创”视域下济宁篆刻与金石学互动关系研究
基金项目:2025年度济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创’视域下济宁篆刻与金石学互动关系研究”(25JSGX048) 摘要:济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享有“天下汉碑半济宁”之誉,拥有众多珍贵的金石遗存,为金石学研究提供实物支撑。篆刻艺术作为...

品书读画

“传神写照”观念下唐代人物画的造型表现
摘要:唐代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人物画发展提供肥沃土壤。唐代人物画是中国绘画史的重要篇章,艺术特征鲜明且影响深远。唐代人物画受顾恺之“传神写照”观念的影响,多以真实生动来表现,构建起“形神互融”的造型美学,从而...
从《韩熙载夜宴图》看五代十国时期的贵族生活
摘要:《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通过细腻的绘画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充分展现五代十国时期贵族阶层的生活场景,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文章结合现有的研究资料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饮宴娱乐...
浅析陈淳书法的艺术风格
摘要:陈淳出身文人士大夫家庭,家学渊源深厚。其早期书法深受文徵明影响,呈现清劲秀丽、儒雅端庄的风格。中年之后,陈淳精研家藏法帖,汲取李怀琳、林藻、杨凝式、米芾及祝允明等书家之长,逐步突破文氏门墙。其行草书创作,笔画间顿挫跌宕,结体纵长紧致,...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秋晨荷图》的笔墨技巧与自然表现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秋晨荷图》的笔墨技巧与自然表现进行探析,旨在解构潘天寿艺术技法的现代性与自然主义表现。潘天寿的艺术思想以“强其骨”“自然观”为核心,体现其深刻的哲学思维以及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继承和创新。《秋晨荷图》作为潘天...
钱松喦黄土高原题材山水画浅析
摘要:文章以钱松喦黄土高原题材山水画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60年之前为“缘起”阶段;1960—1965年是践行期;1965年之后则是成形期。钱松喦黄土高原题材山水画不仅拓宽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题材,还对这一时期山水画南北画风的融合...
线如古篆传风骨 面若星河绽新章
石庆云的书画艺术,扎根传统而自出机杼,既有西北之雄浑,又得东南之灵秀。观其作品,如晤故人,不事张扬而内蕴深沉,笔墨间流淌的是对传统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艺术生涯,始于甘肃临夏,成于厦门海滨,地域的变迁未曾改变其对书画的执着,反使其风格在...

艺术品鉴

一纸烟云生万象 半砚秋水写春秋
陈明纲,1943年出生于浙江宁海。师从陶冷月、朱赛荷、蒋风白等著名画家,为蒋风白入室弟子。历任宁海县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常委。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理事及特聘书画家,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
吴山明简介
吴山明(1940—2021),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人。画家,美术教育家,当代中国画坛领军人物,浙派人物画杰出代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学院“哲匠奖”金奖。 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中国...
高晔简介
高晔,本名高晔芸,1947年生,浙江青田人。画家、作曲家。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女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理事、吴山明美术馆名誉馆长、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顾问。曾任浙江省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主...
笔蘸乡情
朱月祥简介 朱月祥 ,男,1964年10月出生,浙江嘉兴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全国首批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文化馆(站)农民画骨干培训班授课教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秀洲农民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美术...
丹青凝史 笔绘英雄
郭金栋简介 郭金栋,山东聊城人,郭子仪后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画,进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非遗绒花作品欣赏
梁启婵简介 梁启婵(1996—),女,汉族,广西钦州人。大学本科,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谢伟简介 谢伟(1989—),男,汉族,山东滕州人。大学本科,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博物之窗

中医药博物馆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中医药博物馆具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记忆,其展示内容和各类文物藏品蕴含着诸多育人要素,是大学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文章以辽宁省中医药博物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博物馆)为例,深入挖掘其思政教育要素,并融入讲解工作的全过程,引领学生塑造核心价值...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历史文化博物馆教育功能拓展路径研究
摘要: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历史文化博物馆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教育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巴州区历史文化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教育形式单一、受众覆盖不足、互动环节欠缺、专业人才匮乏等。为此,借鉴北京故宫博物院...
高校博物馆藏品的教学服务研究与实践
摘要:文章以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聚焦高校博物馆藏品管理如何优化教学服务功能,通过分析其三方面特征,探讨当前管理机制状况。尝试提出构建藏品多重分类体系,实施数字化分层开发策略,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等优化路径,推动藏品资源向教学效能...

史藏钩沉

黄庭坚与绿荫轩摩崖石刻探究
摘要:乌江岸边的绿荫轩摩崖石刻,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势优势,成为集多种文化要素于一身的独特历史遗迹。该石刻因北宋文豪黄庭坚留下的题记而得名,其内涵丰富多元,不仅为研究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的思想演变提供第一手资料,还成为探讨黔州地方历史沿革及乌...
南宋时期的武义
摘要:南宋时期,地处江南的武义县因靠近都城临安,经济社会得以较快发展。水利、交通、农业特产、集镇经济、手工业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北方士大夫家族南迁,带来官办县学等的兴起;巩庭芝的义理之学、吕祖谦的婺学,启迪当地人“睁眼看世界”的思想;杰出...

红色印记

弘扬支前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摘要:支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充分体现集体主义、牺牲奉献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文章以菏泽市博物馆“车轮滚滚——解放战争时期冀鲁豫人民支前历史特展”为例,通过分析展览的内容和形式,探讨冀鲁豫边区人民支前...
守护共同的记忆
摘要:保护和展示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文章主要针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东亚旅社”(今连云港市民俗博物馆)的缘起和演变进行阐释,通过对其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探讨红色基因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探讨对革命文物的保护、传承...

说陶论瓷

唐三彩镇墓俑的艺术造型与釉色美感分析
摘要:唐三彩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代表,其镇墓俑在造型语言与釉色美感方面展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与文化价值。文章以唐三彩镇墓俑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其艺术造型与釉色表现特征,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唐三彩镇墓俑造型种类丰富、结构严谨,人物形象神态...

考古发现

晋侯墓地出土西周玉器相关研究
摘要:中国玉文化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晋侯墓地的发现,为西周玉器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文章主要关注晋侯墓地出土玉器的相关问题:首先,对晋侯墓地的历史背景和玉器发现情况进行概述;其次,重点探讨出土...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韩滩遗址调查
摘要:韩滩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温泉镇温泉村韩滩组庙咀沟和疙瘩山以北临沟的坡面上,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至周代遗存,为研究陇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商代、周代的文化渊源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等提供翔实的考古资料,并为研究新石器时代至周代的历史...
多维视域下的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价值挖掘与阐释
摘要:2001年,晋阳古城遗址获批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引发国内外学术界的重点关注。鉴于该遗址的珍贵价值,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应运而生,旨在科学保护遗址的文化遗存和历史环境格局...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西中环南延隋代墓葬发掘简报
摘要:2018年,为配合太原市晋源区西中环南延道路项目施工,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所涉区域的墓葬进行发掘,共发掘墓葬103座。其中,编号M1的墓葬属于多室砖墓,形制基本完整,随葬品数量较多,内容较为丰...
四川省南部县回龙山石刻调查简报
摘要:回龙山石刻位于四川省南部县盘龙镇,刻凿于唐大历年间(766—779),是南部县唯一一处具有明确纪年的唐代摩崖石刻,由一方摩崖刻碑、一则题记及一龛造像组成。龛内刻《后汉述善侯廿二孙成都府犀浦尉沈荣功德记》,内容是唐代宗太子文学沈涛颂扬其...
“怡居苑”唐墓探究
摘要:2017年,考古队对“怡居苑”十期工程占地范围内的古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出129座古墓。文章选取数座唐墓进行介绍,其中,M1、M2、M5为单室砖墓,M6、M68为长方形单室土洞墓,M45等为“刀形”单室土洞墓。此次发掘丰富了忻州唐墓资料...
科技考古方法在传统考古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
摘要:科技考古融合传统考古学,进一步拓宽了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并帮助考古学家解决了考古学上的诸多难题。其不仅体现在文化遗址的发掘与保护、古代商业贸易、人类迁徙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在环境气候变化等重大考古发现方面也有新的发现。在科技飞速发展...

文物保护

安岳石窟玄妙观微生物病害调查及保护建议
摘要:安岳石窟玄妙观摩崖造像是川东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大量精美的摩崖造像等,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等价值。文章采取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现场调查,分析玄妙观现存的微生物病害情况及其成因,并结合已有的石质文物微生物病害治理...
文物保护工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系统分析文物保护工程实施中的五大核心问题,包括预算编制与审核标准混乱、招标与资质管理失范、施工程序管控缺位、监管体系效能低下及工程资料管理薄弱。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构建科学预算体系、创新招标模式、强化过程管控机制、重构监管体系、完善...
壁画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应用研究
摘要:书画界一直以来流传着“纸存一千,绢存八百”的说法,指纸本绘画能保存的最长时间为1000年,而绢本绘画只能保存800年。那么,壁画作为绘画的初始形态,其保存时间的长短更值得探究。在历史长河中,不乏厅堂、殿宇、楼阁、石窟和寺观等建筑空间,...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展示研究
摘要:曲阜孔庙作为缅怀和尊崇伟大思想家孔子而设立的重要场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着祭祀与纪念的深远意义。这座庙宇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见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通过集成高端技术手段,对曲阜...
无损光谱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为了探讨无损光谱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文章系统分析无损光谱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技术优势,深入研究该技术在文物材质检测、结构评估和老化程度测量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考察其在文物保护状态监测、退化过程追踪及保护预警等实践中的创新应...
山西木版年画概说
摘要:山西木版年画历史悠久,伴随着雕版印刷业的多元影响而兴盛,诞生晋南、晋北两大系列。其中,以晋南年画生产经营最具规模,曾形成多地共同生产年画的繁盛场面,且带动山东张秋等地年画业的发展。迄今,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年画实物便是宋金时期山西晋南的年...
湘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资源价值及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湘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同时承载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文章聚焦湘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通过文化、美学及经济三个维度,并结合具体案例,深入研究其资源价值和发展现状,为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惠安木雕的数字化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惠安木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惠安木雕技艺正遭受冲击,惠安木雕产业的发展亟待转型。当前数字化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在各个领域产生巨大影响。文章通过分析惠安木...
新乡面塑艺术特征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面塑是新乡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其独特的题材种类、传神的造型特征和大胆的色彩应用,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文章以新乡面塑的艺术特征为研究对象,对它的造型特征和色彩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并转...
活态传承与现代转型:布依戏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探讨
摘要:在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族博物馆的展陈中,布依戏舞美囊括戏服、戏幔、妆容及乐器等元素,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及彰显价值。借助现代展陈技术对布依戏舞美开展数字化复原与互动展示,能够切实增进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参与,借助打造多媒体沉浸式体验空间、...

文创天地

楚文化纹样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解构与再生设计
摘要:楚文化纹样作为战国时期独特的视觉语言体系,也是长江文明的重要视觉载体,其形制规律与象征意义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文章从设计学视角切入,通过解析楚文化纹样的图腾符号、空间结构和美学特征,构建“形态提取—语义转译—场景再生...
地市级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旅游市场的繁荣和“博物馆热”的兴起,博物馆文创产品成为博物馆工作热门。地市级博物馆受整体规模、知名度、财务状况和政策等条件的制约,文创工作面临起步晚、资金缺、发展难的问题。文章从实际工作情况入手,总结地市级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乡村振兴视角下民族地区公共符号的设计
摘要:我国的乡村振兴政策旨在全方位推动农村各个领域实现同步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等层面。文章以四川水磨古镇为实例,聚焦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民族地区,剖析在乡村振兴政策框架之下设计民族地区公共符号的可能性,对公共符号在传承文化、提...
文化传承与创新学习的双向重构
摘要:《幼学故事琼林》作为明清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蒙学教材,其内容博大丰厚、包罗万象,骈体行文、对偶押韵,在众多蒙学教材中独树一帜,因此流传较广、影响深远,具有独特的教育研究价值,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文章通过解析《幼学故事琼林》...
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每个学段都有关于在学习中了解、体验、分享传统文化的具体要求。海丝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语文跨学科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采取明确主题...
地域特色下广西民族艺术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摘要: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为艺术教育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和肥沃的土壤。广西民族元素独特且内涵深厚,彰显艺术气息。文章从广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出发,分析广西本土艺术教育的优势及困境,努力挖掘广西艺术教育...
彝族文化元素在小学吹塑纸版画课程中的创新实践
摘要:文章以吹塑纸版画为研究对象,探索彝族文化主题式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实践。在小学版画教学中,利用吹塑纸版画与武定县彝族文化元素进行融合创新,使学生对当地彝族文化进行关注与思考,促进学生对彝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激励学生在学习版画技法的同时,传...
基于AI图像生成技术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AI图像生成技术能够基于各种要求生成相应的图像内容,该技术具有图像生成快、操作无难度、图像生成精良的优势。随着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其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创意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能够为教学改革提供技术支持。基于此,文...

艺人心语

清简如水岁月长 素心瓷韵芳华香
在中国陶瓷的瑰丽篇章中,龙泉青瓷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熠熠生辉。千百年来,龙泉青瓷精湛的制作技艺与深邃的艺术内涵,历经时光的洗礼仍历久弥新。 青,东方之色也。东汉末年,刘熙所撰《释名》将“青”解释为“象物之生时色也”。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青...

域外传真

浮世绘风景画中的自然哲学
摘要:浮世绘风景画在日本艺术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至今仍对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艺术创作者产生深远影响。文章以浮世绘风景画代表人物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的风景画为中心,通过分析他们的作品,挖掘并探讨浮世绘风景画中的自然哲学,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自然之美、...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8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9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9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8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6期
    ¥18.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4期
    ¥12.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4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2期
    ¥12.00
  • 音乐生活

    音乐生活

    2025年07期
    ¥7.29
  • 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

    2025年07期
    ¥12.00
  • 艺术研究

    艺术研究

    2025年04期
    ¥15.00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26期
    ¥9.9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