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昏侯墓出土竹简看儒家思想的传播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传播机制比较复杂,以官学为主,从中央渗透到地方,海昏侯墓竹简的出土为研究汉代儒家思想的传播机制提供了重要实证。文章以海昏侯墓出土竹简为核心材料,结合传世典籍与考古遗存,系统分析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的传播情况。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竹简文本呈现“齐学”与“鲁学”的融合特征,如《礼记》篇章兼容制度论与礼义论,反映豫章郡作为文化边缘区对儒学核心区的选择性吸收和在地化改造;第二,竹简注释体系与统治阶级需要相关,礼制类文献与刘贺“废帝”身份密切关联,通过经义阐释重构政治合法性,说明诸侯阶层对儒学的工具化运用呈现出明显的实用性特征;第三,儒学传播依赖官方渠道与私人途径的协同,而简帛书写成本与使用导致“精英—大众”分层格局的出现。(剩余449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