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

2025年06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东方收藏》创刊于2009年,是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东方收藏》杂志编辑部出版的收藏文化类刊。该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东方焦点

解读江油市李白纪念馆馆藏绘画中的李白形象
摘要:李白作为唐代杰出诗人,历代学者都对他怀有深厚的敬意,众多画家也创作了大量描绘其形象的画作。江油市李白纪念馆珍藏47位艺术家创作的59件李白画像,文章主要通过这些馆藏作品,解读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从而对李白的整体形象有一个更...
对博物馆空间及交互设计的研究
摘要:博物馆扮演着宣传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角色,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随着近几年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展现藏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更多的观众前往参观,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注重陈列空间和交互设计的影响。文章以国家典籍...
信息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档案数字化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在信息时代,博物馆档案管理正经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博物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现状,剖析其在标准体系、安全防护、资源共享及人才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系统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包括构建标准化流程、强...

学术研究

礼制与天道的镜像
摘要:研究表明,从商周青铜的轴对称礼器到宋元瓷器的中心对称纹样,对称美学的演变折射出礼制规范、宇宙观念与技术工艺的三重互动。文章以河北博物院所藏青铜器、玉器、瓷器等典型器物为研究对象,解析中国古代造物中对称结构的类型与文化内涵,阐释中式美学...
文化·记忆·情感
摘要:围绕孕育人类文明的黄河,中原文化在时间、空间两个层面上呈现出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深远影响,绵延不断,并赓续流传至今。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既是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基,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养料。文章从符号学的...
汝阴侯墓葬积炭功能分析及文化内涵研究
摘要:汝阴侯墓葬中存在大量积炭,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积炭在墓葬中具有防潮、防腐、防湿、防盗和加固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其不仅是汝阴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还体现“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以及祈求“灵魂升天”的生死观念。 关键词:汝阴侯墓;积...
春秋战国时期楚地髹漆皮甲材料与工艺探讨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甲胄发展的重要阶段,楚地皮甲因其独特的髹漆工艺和先进的制作技术成为军事装备工艺研究的焦点。文章通过整合考古发掘报告、文献记载和现代科技分析成果,系统探讨楚地髹漆皮甲的材料选择、工艺特征和技术演进。此前研究表明,楚...
哈拉帕时代印章上的象形符号与动物纹饰特征
摘要:哈拉帕文明(古印度)是仅次于中国、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的世界第四大文明,它在3000年前的印度河谷地区蓬勃发展。自20世纪20年代起,考古学家在摩亨佐·达罗(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和哈拉帕(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遗址中...
河南焦作司庄唐代墓葬出土贝壳上蓝绿色附着物的科学分析
摘要:2023年为配合基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焦作市司庄考古发掘了一座唐代墓葬(编号M33),墓葬中随葬一对贝壳(编号M33:6)。清理过程中,在贝壳内侧开合处发现一处蓝绿色附着物,这一发现引起了工作人员的关注和兴趣。因此,为厘清该物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韦元甫墓志》考释
摘要:韦元甫,字宣宪,唐代宗时期江南地区的重要官员。关于韦元甫,《旧唐书》中有传,但不翔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韦元甫墓志》可以补充和印证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不足之处,从而对韦元甫生平及其家族成员的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于墓志的撰者元载、书丹...
渤海国贞孝公主墓壁画人物服饰研究
摘要:文章以渤海国贞孝公主墓壁画中的人物服饰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和图像比对等方法,系统研究壁画中人物服饰的类型、特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研究发现,贞孝公主墓壁画的人物服饰既保留渤海国传统特色,又受唐文化影响,展现渤海国上层社会的服...
《明画录》中徐沁交游关系的映射
摘要:文章以成书于17世纪晚期的画史作品《明画录》为对象进行撰述特征研究,结合明末清初画史编撰的发展状况和作者徐沁个人的生平交游经历,分析徐沁撰写《明画录》一书时的社会背景与资料来源。同时从画史撰写内容的角度,通过《明画录》与姜绍书画史作品...

考古发现

洛阳新发现裴李岗文化石磨盘浅议
摘要:洛阳新发现的2件裴李岗文化石磨盘,其中1件呈鞋底状,另1件呈弧边三角状,均为砾石制作,平底无足。新发现的石磨盘,不仅丰富洛阳一带裴李岗文化的内涵,也为中原裴李岗文化石磨盘增添一个新的类型,进一步证明嵩山以西洛阳一带流行平底无足石磨盘,...
山西地区殷商西周青铜乐器发现与研究综述
摘要:商代和西周在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上颇为重要,青铜乐器在该时期开始盛行,礼乐制度的确立更是使青铜乐器的重要性得到高度凸显。山西在商周时期均是王朝重点经营的战略要地,在这一地区,商代与西周阶段墓葬中出土大量的青铜乐器,是研究山西地区古代音乐...
浙江金华地区出土宋代文物上的商业铭文研究
摘要:出土文物作为地域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从现有的出土文物资料来看,浙江金华地区出土带商业铭文的文物主要集中在铜镜、金银器、陶瓷器三种类别上,商业铭文内容涉及具体的商业信息,如商家名号、作坊名、制作者、定制者、纪年、地名、监造或管理机...
沈阳融合文化的考古学观察
摘要:沈阳作为东北平原南部的战略要地,其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为多民族文化的交汇提供条件。考古证据表明,沈阳既是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的交汇地带,也是多民族融合与文明传承的典型区域,呈现沈阳城市文化的起源、史前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民族文化的多元特点,...
考古研究单位文物资源会计确认和计量研究
摘要:随着考古发掘的持续推进,出土文物数量日益增加,不仅加大考古研究单位对文物管理的难度,也使文物资源入账变得更加复杂。作为考古研究机构的重要资产类别,文物资源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具有双重意义,不仅要符合政府会计规范对文化遗产管理的制度要求...

博物之窗

浅析辅助展品在博物馆基本陈列中的运用
摘要:2024 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面对文物展品相对稀缺的挑战下,巧妙地利用多样化的辅助展品,推出“李白与杜甫——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主题展”,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讲述李杜的传奇故事,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这两位伟大诗人的认识与理...
从导览到对话:浅谈互动式讲解在博物馆教育中的价值
摘要:文章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为例,探讨互动式讲解在博物馆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首先,分析博物馆教育的传统模式与发展,指出传统导览模式的局限性,并阐述互动式讲解的兴起及其教育价值。互动式讲解通过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促进双向交流、提高学习效...
虚拟现实技术在智慧博物馆中的创新应用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三维性、交互性和探索性等特点,文章重点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如何通过虚实交织的方式,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体验历史魅力;如何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文物信息叠加在虚拟环境中,使观众深入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如何运用数字建模技...
地域文化视角下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的展览策略与实践
摘要:以齐文化为例,深入探讨地域文化在当地博物馆展览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分析以齐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阐述其在博物馆展览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揭示地域文化与地方博物馆展览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更好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图书馆路径创新
摘要:文章以开封市图书馆为例,旨在深入探讨市级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市级图书馆资源收集、保护、传播和教育功能的分析,阐述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独特贡献。通过对开封市图书馆案例性实践经验的分析,...
价值视域下的高校红色文化展馆设计
摘要:在高校红色文化展馆中,通过思想教育、价值教育、场景教学等方式,帮助广大师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认同感,同时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历史,从而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文章基于价值视域下的高校红色文化展馆设计,通过分析高校红色...

品书读画

浅析“西园雅集”的艺术创作背景
摘要:雅集作为中国古代文人进行交流的常见方式,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园雅集”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意象,代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群体独特的文化精神、人生境界和审美意趣,并在明清时期进入艺术创作高峰。“西园雅集”作为中国文化史上...
由湖州竹派探寻中国画中的竹文化
基金项目: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壮族文化元素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23KY1885);校级重点科研“壮锦纹饰在地方院校文化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为例”(BYSK202202) ...
浅谈中国画山水技法
摘要:中国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闻名于世,而山水技法艺术形式则是其发展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山水技法是中国画极为重要的绘画技巧,也是对东方审美、东方韵味的深刻诠释。这种形式最早受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的影响,以水墨或浅绛的形式作为主流。...
书法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当代艺术创新
摘要: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文章回顾书法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探讨书法在传承中的教育机制与文化价值,并分析当代书法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以及面临的挑战,研究书法与当...
江南水乡视觉元素在风景油画创作中的艺术表现
摘要:在风景油画创作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不仅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能赋予画面深厚的文化内涵。江南水乡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建筑风貌和人文意象成为中国美术创作中具有标志性的创作题材,文章基于江南水乡的典型视觉元素,探索其在风景油画创作中的艺...
“在地性”文化赋能艺术创作的价值呈现
摘要:“在地性”文化作为独特的文化资源,为艺术创作注入新鲜血液。文章探讨“在地性”文化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借助典型实践案例,剖析“在地性”文化赋能艺术创作的价值体现。深入挖掘并合理利用“在地性”文化资源,为艺术创作实践和文化产业发展...
论大写意花鸟画的厚重与稚拙
摘要: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画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大写意花鸟画中的厚重与稚拙之美,通过分析其内涵以及在作品中的表现形式,结合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陈子庄等历代绘画名家的作品实例,阐述这种厚重与稚拙在体现写...

史藏钩沉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在高校师范生“三笔一体”课堂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文章研究高校“三笔字”课程,剖析其现存状况与发展困境。将传统“三笔三体”分离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三笔一体”的整合型教学模式,致力于解决当前师范生“三笔字”教学中课时短缺、训练零散、成效欠佳等难题。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不仅在...
黄庭坚与北宋后期的金石鉴藏世界
摘要:黄庭坚作为北宋晚期文人士大夫代表,虽未进入顶级金石藏家行列,却在时代风潮影响下参与拓片收藏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其文化声望的积累让他能够结交当时的著名鉴藏家,这种特殊的人脉关系为他创造观摩珍稀拓本和撰写题跋的珍贵机会,其传世名作《跋翟公...
基于满城汉墓文物解读窦绾其人
摘要:满城汉墓是汉代考古领域的重大发现,其中,窦绾墓出土的丰富文物,为深入探究窦绾提供了关键依据。在汉代历史文化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对满城汉墓尤其是窦绾墓的细致研究,可从多个维度深入了解窦绾。因此,文章从窦绾墓的概况出发,借助金缕玉衣、“窦绾...

文物保护

四川省古籍保护立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立足四川省古籍工作现状,在明确当前省内各古籍公藏单位于古籍保护、利用、经费、人员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古籍保护立法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分析开展古籍保护立法工作可能面临衔接上位法和平行法难、建立协调机制难、平衡...
大同古城墙墙体土质分析与保护探究
摘要: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历史悠久,自赵武灵王建城以来,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大同曾作为两汉要塞、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上是一座重要的城市[1]。大同古城墙是我国较为完整的古城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很多人...
榆林佳县白云山庙财神庙壁画病害调查与研究
摘要:陕西榆林佳县白云山庙财神庙是地方性宗教艺术的重要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俗文化价值。其建筑中赋存的壁画作为承载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文物,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壁画面...
对太白故居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摘要:江油市李白纪念馆作为李白文化的重要宣传窗口,负责管理四川省级不可移动文物太白故居,但在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探求今后更好地开展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文章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详细阐述太白故居保护与利用现...
无损成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摘要:因文物的特殊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别是在发掘出土后文物的劣变情况无法控制以及可视化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且无损地获取文物表面或内部结构信息一直是文物保护中的重点。文章通过对目前在文保领域中应用的无损影像分析技术,包括X射线技术、红外热像技术、...
贵阳生物群化石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摘要:贵阳生物群作为重要的海洋生物化石遗址,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教育传播与区域发展价值。文章系统梳理了贵阳生物群的发现过程、化石类型及其古生态背景,分析其在古生物学、地质学、文化教育及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综合价值,进而评估当前的保护现状与存在问...

工艺美术

综合材料画面表现形式研究
摘要:综合材料的画面表现形式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从综合材料表现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形式选择对画面表现的影响以及当代综合材料的表现形式与创作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中外艺术家综合材料作品的分析,验证形式表达、物质媒介、精神传达的相...
传统符号在陶瓷设计中的创新实践
摘要:文章聚焦传统符号在陶瓷设计中的创新实践,并以国礼瓷《喜上眉梢》为例展开研究。从设计元素的文化解构来看,《喜上眉梢》对青铜簋的深腹、圈足、双耳进行抽象化改造,强化美学与象征意义。在图案符号运用上,通过梅花与喜鹊、回纹、明月、浪花等自然物...
薄意雕:国画基因在玉石上的笔墨延续
摘要:文章聚焦薄意雕与国画的艺术关联,指出薄意雕深植国画基因,在画面疏密与留白、线条力量感及笔触感等方面与国画高度相通。国画中“计白当黑”的留白智慧、线条的力度节奏以及笔锋转折提按的笔触美感,均在薄意雕中得到延续。将国画笔墨韵味融入玉石雕刻...
AIGC赋能民间传统工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AIGC为民间传统工艺的数字化保护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文章基于传统工艺数字化保护的流程,结合AIGC技术特性,提出“数据采集—智能处理—活态传播—动态优化”的全链条赋能路径,探讨其在提升保护效率、激活文化价值与推...
人工智能时代工艺美术教学的本体重塑与价值重构
摘要:AI技术的加入,使工艺美术教育教学的本质发生深刻变化。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角度展开论述:一是阐述工艺美术教学由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转向智能化生产过程这一基本事实;二是结合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比较·复原·智造
摘要:中国使用大漆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漆艺作为东方美学的物质载体,其教学不仅关乎技艺传承,更承担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成都大学依托国家级非遗“成都漆艺”的地域漆文化资源,构建起“比较·复原·智造——大漆材料工...

非遗传承

文旅融合视域下潮汕地区非遗保护与地方博物馆协同发展的新探讨
摘要:以文旅融合为背景,探讨潮汕地区非遗保护与博物馆发展的协同创新路径。文旅融合为非遗保护和博物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潮汕地区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通过与博物馆的有机结合,可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目标。文章提出资源整合、...
武义传统黑陶的现代复兴
摘要:黑陶作为一种古老的工艺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传统黑陶因其古朴的造型和民间使用习惯,深受群众喜爱。文章以武义民间广泛流传的黑陶“西瓜壶”的前世今生以及近年来年轻一代黑陶工匠开发的紫砂黑陶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黑陶在当代社会的复兴。通过...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耦合:文旅融合背景下阿胶博物馆技艺传承路径
摘要:阿胶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和千百年的工匠精神,却在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生产场域消解、代际传承断层和传播效能不足等危机。文旅融合战略的推进,为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提供新的契机。文章以阿胶博物馆...
彝族漆器纹饰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探析
摘要:四川凉山彝族漆器以特殊的黑、红、黄三色搭配,形成丰富的纹饰体系,成为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从文化溯源与象征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漆器纹饰背后的自然崇拜、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及生活哲学。彝族漆器纹饰承载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同时...
活态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活态化的重要性研究
摘要:活态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革新模式,其核心在于突破传统博物馆静态保存的局限,通过动态活化手段将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场景相融合,形成兼具保护、教育、经济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立体生态。文章从概念内涵、起源脉络和国内外发展、实践案例分析三...

市场观察

艺术市集经营状况调研
摘要:艺术市集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展示平台,逐步呈现出周期频繁、内容丰富、渠道多样、大众认知度提高等成熟期的特点,也陆续涌现出一批知名的艺术市集品牌。文章旨在从北京新桥手工与创意市集的沿革、品类与价格、经营方式、经营者与消费者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文创天地

纤维材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创新研究
摘要:文章以现代首饰设计中纤维材料的创新应用为重点,将传统点翠的工艺灵感作为主要研究视角,通过对纤维材料在首饰设计中的理念创新、材料与工艺创新、方法创新三个方面的深入探索,旨在挖掘纤维材料特殊的材料性质引入首饰设计的有效方法,为现代首饰设计...
铺首衔环图案在皮雕创作中的应用
摘要:兽面纹的出现和发展孕育了铺首图案,随后被不断创新,并逐渐应用于中国传统建筑上。在创新设计和文化传承驱动的背景下,文章深入研究该传统装饰艺术的文化语义和视觉特征,并将其与当代皮雕创作相结合。在分析二者融合的关键点后,以具体图样为例,完成...
青绿山水艺术语言与当代设计语境的融合
摘要:青绿山水艺术语言在设计语境中的融合,是基于文化传承的维度。通过解构青绿山水色彩、构图、意象三重符号,阐述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从而实现青绿山水符号在设计语境中的转译。文章借助文化基因理论建立“显性—隐性”基因谱系,提出符号转译、...
文物利用视角下旅游业态融合的多元化发展
摘要: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文旅融合已成为促进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因此,探索文物利用视角下的旅游业态融合多元化发展策略,对于激活文物生命力、提高旅游产业附加值、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化和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
乡村旅游开发中古建筑修缮的原真性维持策略
摘要: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古建筑作为乡村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其修缮过程中面临旅游商业开发功能改造压力、游客增多导致的结构损耗、现代审美冲击传统风貌、开发进度压缩修缮工艺等多重挑战,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在旅游开发中...

域外传真

卡拉瓦乔现实主义绘画中的底层召唤
摘要: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的艺术创作生涯起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他的创作革新植根于文艺复兴科学精神勃发与宗教权威动摇的双重历史背景下,其艺术中所蕴含的平民意识与人本主义立场,为17世纪...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7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6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8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7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4期
    ¥18.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3期
    ¥12.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3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2期
    ¥12.00
  • 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

    2025年06期
    ¥12.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20期
    ¥12.00
  • 江苏陶瓷

    江苏陶瓷

    2025年03期
    ¥12.00
  • 画刊

    画刊

    2025年07期
    ¥7.0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